张维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

2023年02月03日 12:21  

本文7484字,约11分钟

“我们有没有希望,就看能不能使企业家精神得到更好的发掘、更好的成长。”12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在“2022《财经》跨年演讲:新商业·大家说”上以“经济增长的企业家故事”为题带来了分享。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

张维迎以产品发展的生动故事开场,分析了中国1985年至今居民消费品发展情况,并与美国20世纪的消费品市场进行对比,说明了“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过程。”

对于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出现的原因,张维迎总结为“斯密-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他提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能够使得每个人的优势得以发挥,进而形成专业化下的技术进步。而熊彼特认识到进步来自创新,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来自“市场规模扩大-分工专业化加深-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个人收入提高-市场规模扩大”的正循环。

张维迎将该模型总结为“整个人类增长故事,其实都是企业家创造市场,创造产业,创造分工,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并特别强调“真正的发动机是企业家”。他分享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1865-1895年经济奇迹以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的企业家故事,以此说明“未来是靠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而来的。”

最后,针对未来经济增长张维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没有希望,就看体制方面能不能使企业家精神得到更好的发掘,更好的成长。企业家靠想象力、努力、意志为我们创造未来。”他同时指出“企业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稳定的预期,不是间歇性的政策性扶持。稳定的预期依赖于什么?依赖于法治,而不是依赖于不断调整的政策。”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张维迎:谢谢大家。非常高兴被邀请来参加我们的跨年度演讲,作为第一个演讲嘉宾。

今天我们都在谈论经济增长,但是这个其实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新的事。200多年前没人谈经济增长,那时候不增长是常态,增长是变态。但是在过去200年,增长变成常态,不增长变成了不正常状态。所以大家非常关心经济的增长。

谈论经济增长我们特别喜欢用的数字来讲故事,数字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最为让我感到震惊的数字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德隆教授总结的,他对人类250万年的经济增长做了一个分析。我们从这个图里面可以发现,人类只有在过去250年里边才有了真正的增长。也就是在250万年万分之一的时间,人类取得了97%的财富进步。

中国大致来讲从1952年到2020年,在整个50年代和60、70年代,我们经济增长也非常缓慢。但是到1978年改革之后,特别在1985年之后,经济增加得非常迅猛。所以大致看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人均GDP是1952年的76倍,是1978年的27倍。

但是我始终感觉到,我们拿数字讲故事,其实已经掩盖了数字背后的东西,也就是经济究竟是怎么变化的?我个人喜欢用产品、产业来讲故事,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你看一个国家经济是不是增加,我们就问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问,你爷爷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他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再看你的父亲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然后到你现在你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如果这三代人在类似的年龄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有比较大的差异,那这个经济一定有很好的增长。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大的差异,那经济没有增长。可以说我们的前辈,或者我的爷爷和我爷爷的爷爷,他们基本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没有什么差异。当然我们知道现在每个人和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爷爷辈在同样年龄有很大的差距。

其实我认为是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就是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过程。有人做过统计,大约在200年前整个人类使用的东西加起来是10的2到3次方,也就是100种到1000种之间。而今天是10的8到10次方,那也就是说1亿种到10亿种之间。我们看看有多少产业,我们过去传统产业基本上就是农业、冶金、陶瓷、手工业少数产业,而且主要80%、90%还是农业。而今天这个标准是6位数编码的产业已经达到5053个,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我们查一下亚马逊上卖的东西,有一个统计,在2019年的时候有3.89亿种产品在那儿,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背后的故事。这样新的产品、新的产业意味着什么?增加了分工出现,这也是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分工意味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更为广泛,意味着每个人的优势,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意味着什么?每个人专注做的时候会更好,那就是使技术不断进步。

这张图是美国过去100年,从1900年到2020年之间各种新的消费品的扩展状态,大部分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事。好比我们看到电力、汽车、收音机、电、洗衣机、冰箱、电视机、微波炉等等,这样一个发展的速度,这些产品都是过去没有的,就是人类今天享受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过去没有的。

看一下中国,中国真正发生经济增长是过去的40年。这边举了几个产业,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我们看到,从1978年开始画的图,大致来讲中国人用的汽车比美国晚了100年,美国在1930年的时候,家庭轿车的普及率达到60%,也就是说每100个家庭里60个家庭有家庭小汽车。我们中国在1999年的时候,每100个家庭里边只有0.34个家庭有汽车。但是之后我们发现非常快,到今天我们达到了城市每100个家庭里大致45个家庭有汽车,这仍然没有达到美国1930年的水平。

然后中国固定电话的时间也比美国晚了100年。美国在上世纪初期开始,电话逐步进入大部分的家庭,而我们中国9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家庭是没有电话的。对于汽车和电话都是上上世纪,也就是一八几几年发明出来的。而中国人用冰箱比美国晚了60年,中国人用空调比美国晚了40年。我们用计算机比美国人晚了20年。用移动电话比美国晚了10年。而我们互联网大致晚了10年,而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我们几乎和国际上,跟美国是同步的。

 这都是我们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甚至有些东西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才是真正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就是新的产业,新的产品在不断出现。

进一步讲为什么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在出现?它不是一个完全自动的过程,这里边我总结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叫“斯密-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这模型非常简单,我没有用数量方式、数据方式,我用推理方式。首先我们看到亚当·斯密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分工专业化是人类经济增长的动力,人类合作最重要的。而分工和专业化依赖于什么?依赖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分工专业化就越细,分工专业化越细,技术进步就越快。技术进步越快,人的收入增加越快,收入增加越快,市场进一步扩大,进而形成一个正循环,经济就周而复始地可以持续增长。

但这里真正发动机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中间画的这个,就是企业家。这是熊彼特在100多年前做出的贡献,他认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就来自创新,而创新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功劳。

一个市场怎么出现的?不是本身就在那存在,而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我们今天很多产品不是消费者需要,而是生产界生产出来,然后消费者才需要。而企业家要创造新的市场,就得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新的分工。这些新的分工使得每个人,像我刚才讲的,更专业化地进行生产,专业化就变得更为熟练,我们就更集中思考一个问题,对企业家就变成创新真正的动力。而经济增加之后,财富增长了,这种新的财富怎么变成市场?这也是企业家的功劳。我们看到今天当我们在某种产能过剩的时候意味着什么?不是说人类富有的已经达到了不应该再富有了,而是企业家没有生产出适合新的市场的产品来,他们还在生产传统的东西。这样我们看经济增长不是简单量的增加,一定是结构的变化。

我再进一步强调一点,我们今天所有消费的东西,其实都是企业家创造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产品,我们能够找着最初创造它的企业家。我特别喜欢讲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知道现在女性用的胸罩,是谁创造的?是美国纽约大街上的一个裁缝创造的。这个裁缝原来做衣服,做衣服的时候他希望让人家喜欢他的衣服,穿在身上能比较好看,然后就垫了很多东西,最后就发明了胸罩。发明胸罩以后好多人喜欢让他做衣服,后来就不再当裁缝,专业做胸罩,这样创造了一个新的胸罩产业。

另外,我们有好多产业,我们不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出来,而是演化出来的。大家知道火车是1829年英国斯蒂文森父子他们主要创造的,但是最早生产火车头的是什么人呢?他们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工厂,最早生产火车头的是纺织厂的修理车间,为什么这个修理车间可以生产火车头呢?因为车间修理纺织机械有很多工具,很多技师,所以他们就开始生产火车头。最后火车头的数量越来越大,也就不再是一个修理车间,变成独立的工厂,独立的公司,变成了火车头的生产公司。

这个模型简单要素就是说,整个人类增长故事,其实都是企业家创造市场,创造产业,创造分工,创造新产品的这样一个过程。

下面我特别用三个国家的例子给大家讲解,第一个讲一下英国的例子。

我们知道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也是开启了我们前面讲的250年人类增长的先河。自工业革命以来,增长才成为人类日常的正常状态。英国工业革命就两个产业,这两个产业都是传统产业,一个是冶金,一个是纺织。冶金、纺织在人类历史上都存在几千年了,英国工业革命做了什么呢?

冶金,第一点过去冶铁用的是木材,那么英国企业家用了焦炭来冶铁,这样铁的产量可以大大增加。后面另外两位企业家,一位是发明了炼钢方法,另一位发明了最优秀的炼铁方式,这样铁的产量就大幅度增加了。我们知道近代真正进入铁的时代,整个摩天大楼起来了,埃菲尔铁塔1889年建的,是最后一个真正的铁塔,之后变成钢的了。

纺织业,也是几个企业家的故事。第一个就是约翰发明了飞梭;第二个是阿克莱特发明了机械纺纱机,或者说是水力纺纱机;第三个克朗普顿发明了织布机。这样工业革命纺织产业就完成了。

最后最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蒸汽机不仅提供了纺织业的动力,也提供了冶金业的动力,这样英国革命就完成了。谈到蒸汽机大家想到是瓦特的贡献,其实瓦特之所以能够发明蒸汽机,是因为背后有两个企业家,第一个叫约翰·罗巴克,第一个投资他的,也可以叫风险投资。罗巴克破产之后是鲍尔森,他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使得瓦特的蒸汽机最后变得成功,变成整个工业革命的动力。

第二个给大家讲一下美国的故事。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在1865年结束了内战,就是南美战争,那时候美国还是农业国,80%的美国人都是农民。到了30年之后,也就是1895年,美国就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超越了德国,超越了英国,世界第一强国。这30年的奇迹究竟是谁创造的呢?我们举一个企业家,就可以完美地讲解美国的故事。第一个是范德比尔特,这是铁路。刚才说铁路是英国人发明的,但是美国的国家更大,范德比尔特把美国的东西南美都连接起来。我们现在去纽约看到中央地铁站,那也是范德比尔特修的。有了横跨南美东西的铁路之后,美国就开始西进,加州也就是100多年的历史,这使得美国变成统一市场。

第二个是什么?能源,就是石油。那时候石油只是用于照明,对此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人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的梦想是什么,就是使用石油照亮整个美国。所以他开采油,加工油,运输油,提炼油,他从石油里面提炼出来300多种化工产品来。

再接下来是卡耐基,卡耐基是钢铁大王,他是苏格兰的移民,原来是一个童工,在铁路行业当一个助手。后来他的老板让他架一座桥,这个桥用过去的铁、石头、木材是没法支撑的,最后只能用钢。后来他就走向了炼钢的行业,到了1895年的时候,他一个公司生产的钢铁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所以卡耐基使美国变成一个钢铁的王国。

再接下来就是电力,电力是爱迪生发明的,但是爱迪生发明电力背后是谁来支持他呢?背后是JP摩根在支持他、在投资他。摩根在投资爱迪生的时候,摩根父亲都说你们两个做这个肯定要失败的,因为他的老父亲没有看到电的前途。当然不只是爱迪生,还有特斯拉,他使得电力不仅是照明的工具,而且变成一种动力。特斯拉发明了发电机,才有了后来的电动车。

再往后到了福特,我们看到美国整个30年的经济奇迹,实际上就是5、6个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怎么样?中国过去40年的奇迹也是企业家的故事,在这里我们经历了4代企业家。第一代就是上世纪80年代,我叫他们农民企业家。那时候中国企业家主要是来自农民,最早是乡镇企业,最后变成私人企业。他们所做的最重要的是制造业、商业,这是上世纪80年代增长主要的引擎。

第二个十年,上世纪90年代,就是房地产和金融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的推动力。而这些产业,房地产、金融、保险是官员转化来的企业家。原来好多政府官员,包括大学、国有企业工作的人,他辞职了下海了。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出现的这一批企业家,他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到本世纪前十年我们靠什么?也就是互联网、高科技。第三代企业家大部分或者相当一部分是从海外留学回来的,他们把互联网带到了中国,把信息技术革命带到了中国,推动了我们这个世纪前十年。

第二个十年,就是刚刚过去的十年,我们可以说第四代企业家,我们看到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还有新能源,这又是新一批的企业家。

正是一代一代企业家,他们在做企业,然后推动了我们中国不仅是数字上GDP的增长,而且是我们新的产业不断出现,我们每个人消费的东西不断改变,我们可以举很多的故事。当然我们中国也可能不像美国那样有几大公司可以举,但仍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讲到制造行业,一定不要忘了80年代的农民企业家。有些已经退休了,有些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对我们做出的贡献,比如说罗冠球、许鸿运、曹德旺这些人,在制造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家电产业,每一个家庭现在有好多家庭电器,我们不要忘了张瑞敏、李东生、董明珠、何厚健、黄宏生、周厚健这样一些人。是他们使我们用到了廉价买得起的家用电器。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钢铁国,我们生产的钢铁超过世界的2/3了。当然我们不要忘了,在这个过程做出重要贡献的丁立国、张伟祥、沈文荣这些民营企业家。

今天我们的汽车,我刚才讲到有汽车的家庭占到家庭总数45%,仍然没有达到美国1930年的水平。但是我们之所以能享受这些,我们也不要忘了这些人,像李书福、王传福等这样一些企业家。如果真正写李书福的故事,那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故事。王传福大家知道他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现在属于领先水平。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已经比较宽敞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地产业能够出现,是因为我们有那么一批企业家,包括王石、郁亮、王健林、吴亚军、冯仑、潘石屹等。有些已经退出来的,但是他们对我们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大家不要小看房地产,房地产这个产业带动了中国好多产业。我们原材料产业,我们设计产业,其他的装饰公司等等。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我们希望有一个好房子的时候,我们工作的动力就会变得更大,我们赚钱动力变得大了,我们就有创业的动力,整个经济可以更好地发展。

我们看到银行保险业,不要忘了马蔚华、马明哲、陈东升这样一些人。马蔚华改造了整个中国的银行运作方式。

我们商业变得更方便了,不要忘了黄光裕、张近东、张文中这样一些人。没有这些人我们也可能还在原来老的百货公司那样的地方买东西,特别不方便。

今天喝到好多牛奶,好多饮料,我们不要忘了为此做出贡献的像郑俊怀,牛根生,宗庆后,钟晱晱,冷友斌这些人带来我们今天享受的东西。

我们现在吃肉很方便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刘永好,他是生产猪饲料的,没有这些饲料不可能养这些猪。我们也不要忘了秦英林,他一个人一年可能要养一千多万头猪,在供应我们市场。

我举这些例子,我们中国还有好多企业家做出贡献,我们真的要感谢这些企业家,正是有了企业家的创业,才有新的产业发展出来,才有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增长,人均增长了将近30倍。

我们还有很多新产业,计算机一定不要忘了柳传志。柳传志的故事就是中国计算机兴起的故事。我们不要忘了在通讯行业我们有任正非、侯为贵。我们不要忘了手机行业有雷军,在世界上占到了第三位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李彦宏、王志东、张朝阳、丁磊,还有马化腾、周鸿祎、马云、刘强东、黄峥这些人,使我们疫情下也可以买东西。还有快递服务,我们提到一个王卫,这些都对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未来怎么样,没有企业家的世界会怎么样?我要说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定如此。没有柳传志,注定还有一个王传志,不一定的。柳传志之所以柳传志,就是他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马云是马云,是因为有不一样的地方。没有马云就没有好多东西,或者好多东西要晚得多,买东西可能没有那么方便。所以要提醒大家,我们未来是靠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而来的。企业家创造靠什么?靠想象力,他认为未来应该是什么,我们就往哪一个方向努力。

 所以今天思考这个问题,说到明年的增长,我们应该看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怎么样。我们有没有希望,就看体制方面能不能使企业家精神,中国人身上有很多企业家精神,得到更好的发掘,更好的成长。企业家靠想象力、努力、意志为我们创造未来。

我们要靠的是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不是印钞机。我们创新创业是要靠着企业家获得内心的冲动,而不是外边的人为了刺激他,或者给一点货币让他更有积极性。我们企业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稳定的预期,不是间歇性的政策性扶持。稳定的预期依赖于什么?依赖于法治,而不是依赖于不断调整的政策。

所以什么是未来中国真正的支柱产业?今天的支柱产业我们20年前不知道,20年后的支柱产业我们也不知道,靠什么?这要靠无数企业家在市场当中发现,在市场当中创造,而不是由某一个政府部门选定“这是主导产业,那不是主导产业”。如果那样我想我们的企业家精神又会受到极大的抑制,我们经济增长也不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谢谢大家。

由《财经》新媒体主办的“2022《财经》跨年演讲:新商业·大家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新征程 新格局”,邀各界“大家”共话新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