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全力支持国企民企科技创新

作者 |《财经》记者 邹碧颖 实习生 张静伦 编辑 |王延春  

2023年03月05日 19:47  

本文2657字,约4分钟

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同时,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

“我们(中国技术)通过计算可以把人的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并且进行对话,但是要达到实时效果不容易,这方面OpenAI有它的优势。”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结束后,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作出了评价。

采访中,王志刚还谈及加强基础研究、支持企业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话题。

王志刚强调,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科技部部长怎么看ChatGPT

ChatGPT是由美国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近期在国内外热度颇高,掀起了又一波“人工智能会取代哪些职业”的讨论热潮。在评价ChatGPT时,王志刚表示,从技术源头看,ChatGPT主要采用NLP、NLU技术,即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ChatGPT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它的计算方法有进步,特别是在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同样一种原理,各方差异在于做得好不好。

“比如发动机,大家都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王志刚给出了形象的比喻。

王志刚表示,AI领域是大方向、大领域,其影响绝不仅限于科技领域,还可能涉及其他领域的赋能应用。多年来,科技部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做了很多部署,比如关于AI技术发展的一些课题;中国首先提出了AI治理“八项原则”;在AI转化应用方面,最近又推出智能码头等若干个示范应用场景。但目前,国内要达到像OpenAI的技术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

王志刚表示,希望中国的企业也好,国外的企业也好,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好成果。他提醒,还要注意怎么样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王志刚表示,希望既通过科学研究、技术牵引,也通过场景驱动、用户需求,二者结合起来,让AI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他也希望,中国从事AI研究和转化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能实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推动国际社会的AI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基础研究更需要与国际同行交流

国际政治博弈、美国芯片封锁之下,基础研究对于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以王志刚的话说,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通过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

“对于底层技术、底层逻辑,所谓黑科技、硬科技有更大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王志刚介绍,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目前,科技部根据中央要求、围绕基础研究已经做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中国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增速更快。二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同时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基础领域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因此,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同时,在评价方面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对应用工程的评价,有共性的地方,但同时要有所区别。

王志刚表示,这些年,主要关注几方面问题。一是,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基础研究前沿是大家没有走过的路。怎么把问题提准,是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是科学家要面对的重点、难点。二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怎么解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现象怎么发现,怎么总结其中规律,一项科研过后怎么把方法总结出来,这些都是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三是,怎么样才能有个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更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国际同行的交流。最后一个问题,是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把方法论、科研范式搞清楚。然后才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的成果。

王志刚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做出相关部署。一是加强由好奇心驱动,进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由国家战略目标驱动,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驱动,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这样使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与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平等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创新

王志刚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当下,中国的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同时也要是科学研究主体,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这些成果如何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的各个阶段,都要发挥主体作用。

王志刚介绍,科技部一直在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承担中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四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

王志刚表示,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它是一体的。”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财经》记者张明丽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