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2022年收入首破万亿元 未来将重拾低价策略回归零售本质

2023年03月09日 22:33  

本文2108字,约3分钟

京东的业务结构正在加速平衡。3月9日晚间,京东发布了2022年全年及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数据显示,2022全年Q4,京东净收入2954亿元,全年实现净收入为10462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四季度净服务收入578亿元,占净收入的比例19.6%,而在Q2这一比例为15.5%。随着服务收入比例的持续提升,意味着京东逐渐找寻到业务间健康的“新平衡”。

这份财报最大亮点在于利润端。四季度京东经营利润为4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亿元;净利润为30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损失52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77亿元,去年同期为36亿元。

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京东集团CEO徐雷曾强调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这一经营策略在四季度财报中也有新的体现。

主要成本项中,四季度京东由2021年同期的163亿元增加3.3%至169亿元,履约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由2021年同期5.9%降至5.7%;营销开支也由2021年第四季度的134亿元减少10.3%至120亿元,这对于期内包含双11大促的四季度并不常见。

在这一成绩背后,是京东前期技术投入以及降本增效、服务能力的“存续”,成为其赢得此轮“筹码”的重要原因。

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1000亿元,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及产业数字化能力,并以京东云为核心品牌对外提供技术与服务。

京东物流同样将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将前期规划、实施、智能化决策及后期运营管理相结合,以提升客户体验及整体效率。目前,京东物流已经构建了一套全面的智能物流系统,实现服务自动化、运营数字化及决策智能化。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超1500个仓库,以及超过2000个云仓,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京东物流成增速最快部门。去年四季度京东物流收入为430亿元,同比增长41.4%。2022年全年京东物流营收为1374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外部客户收入达891亿元,同比增长50.8%,占比近7成。

用户数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此次财报中并未披露其年度活跃用户总数,仅表示日均活跃用户数在四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零售用户购物频次和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也保持增长,京东PLUS会员在籍会员数量截至四季度末为3400万。

徐雷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在消费不景气的环境中,京东更加关注用户的获取效率和可持续性,关注用户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整体用户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DAU取得同比双位数的增长,整体用户结构和质量明显提升,零售业务的复购用户和付费会员规模都在快速增长,占全部用户的比例持续提高,进一步拉动了用户购物频次和ARPU的增长。

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全年达到3.7%。不容忽视的是,今年3月6日,京东百亿补贴正式上线。

不同于此前测试时和京东秒杀等频道并列的“四宫格”式入口,正式上线的百亿补贴优先级又再次提高,单独占据了京东App首页首屏的正中位置。据称,未来百亿补贴将作为一级入口长期存在。

在业内看来,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在去年底的内部会议上,刘强东就曾强调价格是影响零售业务客户体验最重要的因素。“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3月7日,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2023年京东零售开年大会上明确指出,百亿补贴的上线,只是京东打造“低价心智”的一个开始。未来京东零售将在每个环节都围绕“低价”目标,完善自身能力建设,通过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升级,实现“天天低价”。

不过,令人忧虑的是,京东的百亿补贴能否持续。浙商证券研报分析称,京东开启百亿补贴,短期将加大销售费用的投入,毛利率亦受影响,利润端承压。长期由于相对更高的成本,盈利能力或有所受损,高强度补贴难持续。

对此,徐雷回应称,京东的经营理念始终都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价格是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以往降价主要集中在大促活动里,但从商家、供应链来说不是最优解。京东希望调整营销策略来引导用户改变习惯,回归零售本质,有利于品牌商家发展。

在他看来,百亿补贴是京东价格策略的一部分。在指标上,百亿补贴主要考虑老用户回流和新用户增加,围绕用户健康程度和质量来进行。目前,百亿补贴活动在拉动老用户、带动新用户的效果上超过预期。京东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价格让利,而是供应链能力,有信心通过百亿补贴进一步提升京东的用户体验。

徐雷进一步称,补贴对于利润率影响非常低,京东有信心控制这一影响。另一位京东高管表示,并非所有折扣都会影响毛利率,考虑到百亿补贴的支出,可能会重新分配大型促销的营销费用,不会因此大幅改变本年度的营销预算。

对于消费复苏,徐雷认为消费目前处于恢复期,短期内消费复苏节奏不平衡的问题仍将存在,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态势还需要时间。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