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事”与中国式现代化

《财经》杂志   

2023年03月19日 22:13  

本文1512字,约2分钟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李强总理的这番表态,被人们广泛认为是求真务实接地气,引发诸多好评。

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等身边具体事,可以说涵盖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说起来都是身边具体事,但是真正要办好,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要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考虑到中国人口的规模,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能把这么多人身边的这些具体事办好,殊为不易。这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所在,等交上让绝大多数人感到满意的答卷那天,就足以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

改革开放数十年的成果,让我们拥有了办好老百姓身边事的实力和底气。老百姓不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GDP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并依然以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态势继续稳步增长。换言之,当年胼手胝足发奋赶超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尽快翻两番的心结,随着目标的达成已经或多或少得到某种程度的释然,人们不再紧紧盯住GDP,不再唯GDP论英雄。人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将GDP红利转化为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和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人们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进入新阶段后,中国GDP增长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化,消费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的压舱石作用也日益凸显,这也是中国以内循环为主的底气和定力所在。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情,蕴含着巨大的需求,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办好了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也进入了高质量增长的阶段。高质量增长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和养成,需要高质量的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加持和助力,而高质量的人才在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的同时,反过来又会对相关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形成生生不息的正循环效应。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GDP的充裕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办好身边具体事。相反,由于贫富差距拉大,族群矛盾激化和社会极化,人们在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境遇也趋于两极化,这反过来又令贫富差距拉大,族群矛盾激化和社会极化的情形更加恶化。

也因此,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人们异质多元消费需求之余,要更好地实现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广覆盖和强兜底能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弥补历史欠账,又不能透支发展潜力。既要逐渐弭平区域差异,又要兼顾代际平衡。既要加大国家投入,又要鼓励社会资本有序参与科教文卫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共同富裕既是一个有待逐渐实现的目标,也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努力缩小人们在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等方面获得感的差距,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坚持“房住不炒”,对教育培训市场进行整改纠偏,让券商从业人员降薪等等政策举措背后的逻辑所在。

即使中国未来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富足,也应该戒骄戒躁,不忘初心,争奇斗富、炫耀式消费等等都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更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