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发展2022年净利同比下滑三成 董事长刘平称行业持续向好基本面没变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宋金煜 编辑 | 潘西  

2023年04月04日 22:05  

本文1649字,约2分钟

“2022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行业发展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4月4日,保利发展(600048.SH)董事长刘平在2022年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正处在由“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将表现出“趋势修复、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特征。

然而,转型阵痛不仅体现在不少房企交出了亏损成绩单,头部房企也有利润下滑的烦恼。根据近日保利发展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完成销售额"重回行业前三"的目标位列第二,但公司营收、利润分别为2810.17亿元、183.4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37%、33.01%,即营收利润双降的同时净利润降幅超营收,且降幅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扩大。

对此,保利发展方面介绍称,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因为前期低利润项目成为结转主力,导致毛利率水平、投资收益规模下降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其毛利率为22.01%,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不包括海外市场在内的国内各片区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华东片区降至18.55%为各区最低水平,东北和华北片区毛利率虽在20%以上但减少较多达9.45个百分点和8.22个百分点。

除毛利率和投资收益下降外,《财经》新媒体记者注意到,去年保利发展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56亿元,较2021年增加12.51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8.86亿元,包括以广州、成都、厦门、济南、大连等核心城市为主营区域的公司存货,不过存在部分项目此前土地溢价率较高或者位于非核心城区。

近些年,保利发展拿地重心转向一二线,但去年拿地逻辑生变。2021年,保利发展支出1857亿元拓展了145个项目,楼面地价为6821元/㎡,而在2022年,公司花费1613亿元共拓展91个项目,楼面价升至15000元/㎡,同比增长119.9%。同时,去年公司38个核心城市的拓展金额占比从不到90%升至98%,住宅类型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至93%。

这意味着,公司拿地更聚焦高能级确定的住宅市场,但也伴随回归核心区位溢价率较高或触顶的情况。如去年,保利发展以约15.46亿元拿下东莞一宗住宅、商服用地,溢价率触顶达了14.9%,成交楼面价19903元/㎡,南京二轮供地保利78.4亿斩获3宗地,其中一宗地溢价率11%,楼面价为20953元/㎡,今年保利发展依然活跃在各大核心城市的土拍现场。

有关今年是否有减值计划以及毛利、销售等目标,保利发展总经理周东利表示,公司每年对资产进行压力测试,后续减值情况还需结合市场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有关毛利和销售目标等具体经营预算指标需结合市场变化、经营活动进行落实,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披露。

“不过,城市分化特征延续,经济基础好、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城市恢复速度更快、程度更好,而三四线城市依然处于弱势,公司拿地也倾向前者。”周东利认为,虽然如今一线高能级城市竞争激烈,但公司资金储备充裕,总部调配资金能力强,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城市、多个项目的竞拍,另外公司也是优质的项目合作对象,增加了参与热点项目的机会。

同时,据刘平介绍,今年公司将继续看好新型城镇化、居住品质改善需求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聚焦城市产业、人口支撑较强的区域市场,集中投资珠三角、长三角等核心城市及城市群,具体投资完成情况将结合市场回暖及政府推地情况动态安排,争取保持充足的高质量资源储备。

不容忽视的是,近期房地产销售回暖,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在刘平看来,这主要受宏观政策优化、购房者预期边际改善、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等多重作用影响,但市场复苏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中长期来看,支撑房地产行业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不过市场对房企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对城市的深耕、市场的理解、项目的运营管理成为企业的基本功。” 刘平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产品、成本、开发、配套服务、品牌信用等系统化的提升,提高发展质量,并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