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冠还会流行吗?

作者 | 《财经》记者 凌馨 王小 编辑 | 王小  

2023年05月12日 19:29  

本文2772字,约4分钟

3到6个月一轮小流行,每一轮强度持平或下降

2023年5月7日,在杭州工作的苏子又阳了。

前两天,苏子到福建去参加了一场100多人的活动,当天晚上,就有一位嘉宾发烧了,新冠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她赶紧自测,三份抗原都显示阳性。此时,距离她首次感染新冠,刚好半年。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称,“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

60多岁的康健完美地在过去三年避过了肆虐的新冠病毒,但5月8日检测出新冠阳性,这是他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前两日,他出现重感冒症状,发热、嗓子痛,血氧比平常低。

就在三天前,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国际卫生条例(2005)》新冠大流行突发事件委员会承认病毒潜在的变异仍然构成不确定性,但他们还是建议,“现在是过渡到长期管理新冠疫情的时候了”。

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

疫情防控还没有“剧终”,未来会以何种方式流行,我们要如何应对?

为何疫情是一波又一波的来?

确认新冠阳性后,康健果断中止出差,回家休息,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他有基础疾病,此前一直小心翼翼,哪怕多数公共场合都已不作要求,他还是坚持戴口罩。但工作不能停,省内省外出了两趟差,就“阳”了。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5月8日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2023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出现小幅反弹,是因为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从之前几个代表性国家新冠流行数据分析是,3个月-6个月一轮的小流行,每一轮强度持平或下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原副教授、赛得康生物科技公司创始人张洪涛对《财经》分析,从新冠流行数据监测相对完善的国家看,总体感染数据就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比如南非,每5个月-6个月出现一波流行高峰,持续到2022年。

虽然这个流行周期在各国有所不同,比如,日本是防护相对更好的国家,到2022年1月左右,整个国家只有20%-30%的感染。即使如此,新冠流行还是呈现出几个月一次的感染小高峰。

和每年冬季流行的流感不同的是,新冠的流行季节性没有那么明显。“这是因为温度对新冠病毒的影响也没有那么明显,不像流感病毒,它在冬天更易存活、传播。”张洪涛说。

2022年底到2023年这一波新冠疫情给全球造成不小的伤害。WHO数据显示,在2022年12月5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全球报告了超过1450万例病例和超过4.6万例新的死亡病例,与前一个28天相比,分别增加了25%和21%。 

中国也被这一波集中暴发席卷,由此,人群获得了5个月-6个月的免疫保护。张洪涛认为,在这个周期过后,一些保护力较弱的人可能再次感染,但又一次出现80%-90%的人群大规模感染,可能性很小。毕竟,人们的免疫力已在上次被感染后加强了。

至于新冠病毒未来是否会在中国出现每5个月-6个月一次的流行。张洪涛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病毒是否会不停变异导致免疫逃逸,如果是,那此前已有免疫的人还是会感染;二是,是否会出现感染的同步性?如果大家的防护强度不再那么高,新冠会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病毒,那它的流行周期波形可能就会越来越弱。”

实际上,2022年后,随着各国对新冠的防护和监测力度相对减弱,流行数据呈现出的周期性虽仍存在,但变得不那么明显。

未来最大的变数,可能来自更为频繁的国际交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5月8日分析,中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也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从监测数据看,今年4月下旬,在输入病例当中,XBB系列变异株的构成已经达到了97.5%,与全球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中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这也是目前全球优势的流行株。

刘清在上述发布会上称,新冠疫情目前还未结束,国际交流限制措施的减少,可能会加快病毒的输入和传播。

新冠的危害已降得很轻?

尽管新冠流行会频繁出现,但对健康的威胁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康健的症状比2022年末感染的同龄人轻。5月8日确认抗原检测阳性;9日下午,他的体温开始下降;10日上午,咳嗽似乎也有所减轻。虽然抗原检测尚未转阴,这也让他和家人稍松了口气。

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有些变异株出现了免疫逃避能力增强的情况,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致病力、病死率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中国主要流行的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陈操分析,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变异株在内的正在流行的这些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

当前疫情的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和持续下降状态。

“总体上看,新冠病毒的杀伤力越来越低,至少目前来看它的致病性不太可能恢复到原始株那样。”张洪涛分析,即使再次感染,“二阳”者的症状也会减轻,因为上一波感染起到了免疫加强的作用。

“二阳”的苏子,症状比康健轻得多,或者说,除了累,她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新冠阳性并没能让她少上一天班,唯一的改变是,原计划再去打一针疫苗,看来三个月内不需要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称,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

新冠流行的三年,WHO接到的报告新冠死亡病例总数已接近700万人。目前看,完全杜绝新冠病毒的流行,几率不大,“只能说它正越来越接近流感”。张洪涛表示,如果未来有更好的疫苗和药物研发成功,或许新冠才能真正像之前在人类流行过的其他冠状病毒一样,长期存在,大部分人无感。

康健还是很谨慎,为了防止传染给家人,他独自在卧室隔离,开门必戴口罩,坚持通风和消毒。

(文中苏子、康健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