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8日举行的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美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区经济研究部主管乔虹指出,信心问题贯穿在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等多方面,提振投资信心是改善总需求不足局面的关键。
乔虹表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有迹象开启了新的信贷周期。从政策方面来讲,我们看到央行已经通过使用结构性货币工具,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在降息之前就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实际下降。因此综合来看,投资今年本来有希望恢复得更好,但是从四五六月份来看貌似不是这样。我们认为原因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是贯穿了总需求各个层面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等方面。
“不光消费受信心影响,投资也受信心影响。”乔虹指出,民企部分的投资最近也是受到信心不足的影响,拖累得非常严重。
在乔虹看来,在经济总需求如此弱的情况下,只能从内需入手,投资是很关键一步。
以下为发言部分实录:
美银证券董事总经理乔虹:
很高兴再一次回到财富论坛,在今天大家分享这么多观点之后,我想稍微补充一下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从国际和国内形势上来看,最近有比较重要的变化,尤其是对公共部门的投资、基建等方面,我们的观点是可能跟大家分享有一些差异化的(观点)。
首先,从今年对外需的判断上来讲,我们现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今年中国是全球增长的亮点,是亚洲增长的亮点,所以说今年指望下半年靠外需把总需求恢复起来的话,希望是不大的。从内需来讲,我们看投资和消费,一开始大家曾经有一度认为消费可以重新引领这一次的周期,但是三个月之后,其实只是看到说原来消费并不能自己一骑绝尘拖动整个经济复苏。
我们对投资抱了很大希望,原因是几个方面:一个是去年基数低,比如说房地产的问题,在这么低的基数上还不能好一点吗?大家在这么长时间没买房之后,一旦释放需求应该会鼓励更多投资出现,开发商投资也应该更加积极。
此外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开启了新的信贷周期。从政策方面来讲,我们看到央行通过使用结构性货币工,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在还没最降息之前就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实际下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投资今年有希望恢复更好,但从四五六月份来看貌似不是这样,我们认为原因是信心问题,信心问题是贯穿了总需求各个层面。
我们每两个月进行一个网上消费者调研,问大家是不是想消费,想不想出国旅游,买汽车等,不想消费的原因是什么?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普遍都提到一点就是大家没有信心。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没有信心是认为对未来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没有信心,所以不敢花钱,有储蓄不敢花。不光消费受信心影响,投资也受信心影响。民企部分的投资最近也是受到信心不足的影响,拖累得非常严重。
我们最近见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私下朋友聊天,他有一块土地暂时不想开发,正常情况下开发的话,他要拿几亿资金放在上面,如果之后建好了卖不出去,这个融资成本很高。所以他宁愿让地方政府每天罚几万块,一个月几百万下来,他也不愿意投资。从投资到消费都没有信心,问题出在哪里?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很大程度上由于过去三年疫情状态,使大家原来固有的稳健信心被打破。
我们认为,很重要一点就是帮助消费者和民间投资恢复信心,这个信心怎么恢复?现在来看,光是靠补消费者够不够?是不够的,即使你给他派钱,他不认为这个可持续,他花了钱还是不敢花更多钱。
在经济总需求如此弱的情况下,只能从内需入手,投资是很关键一步。
我补充一下对投资的想法。房地产很重要,我认为基建也很重要,从公共部门投资状况来看,资金方面的限制,项目上的要求,都使整体公共部门的投资在逐渐放缓而不是加速。你说现在老百姓消费没有信心不愿花钱,让他去投房地产也不愿意投资,让民企加大投资力度,现在也觉得说不确定性太多,不愿意投资。现在只剩下公共部门在投资,因此保证公共部门投资速度很重要。这里必须要提到一点,就是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大家担心非常多,如果地方公共融资平台暴雷会不会影响对地方政府的担心甚至引起国债的担心,我们要保持这个部分的风险管控。
更好的方法是我们主动排雷,提前对这个债务进行重组。巨大的债务存量重组之后降低债务成本,同时开辟新的借债方式,同时有机会利用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举债,同时把这个钱给到比如说省级的投资母基金,用这样的方法促进目前的投资,尤其是公共部门投资的步伐,这个我们觉得说短期来说非常重要。
张燕冬:房地产两年前,我记得你,当时你是连线。乔虹老师是在香港过来的这次。
乔虹:所以这次我提一点希望保基建。
张燕冬:您谈了很多问题,包括信心不足以及出口,主要还是强调再投资。事实上,现在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投资了,我前一段受杭州市政府的邀请,浙江的民营经济也不行,投资信心不足,政府决定拿出一定基金来投资。现在,大家还是顾虑怎么做到投资的有效性。有人提出,能不能把投资的钱放在民生公共支出方面,这不是有利于刺激(经济)吗?在你们看来,在投资和消费中,投资相对重要,是吧?
乔虹:从目前的周期性来看,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明显,现在我们不用那么担心效率问题,主要希望看到更多工作机会能够产生。现在的投资还是让它先启动之后民生促进消费,我们都同意,有一个轻重缓急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