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政策不是“掏空钱包”“透支需求”

作者 | 《财经》记者 张明丽 编辑 | 王延春  

2023年07月31日 19:08  

本文2922字,约4分钟

适当把财政资金安排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农村老年人群倾斜,有助于提升这部分弱势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

7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共七大类,涉及到六个方面的消费促进措施,包括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

7 月 31 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介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许多领域,没有消费就没有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居民不消费,很多愿望、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让居民开心花钱、买到心仪的商品和服务,本身就是利民生的好事。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不法“套路”、假冒伪劣等产品。政府施策更有效、更惠民,老百姓消费和福利就能同步得到提升。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疫情以来,居民消费意愿低迷。2022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0万亿元,占整个人民币存款的比例达到47%,中国人民币存款有将近一半是老百姓的储蓄存款;2022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7.8万亿元,比2021年储蓄存款增量高出近8万亿元,贡献全年人民币存款增量的68%;2023年一季度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量达到9.9万亿元。

但多位专家强调消费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告诉 《财经》记者,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是紧密联系的。企业的信心、预期和需求高度相关,预期跟着需求走,需求上去了,预期就好了。所以2023年的牛鼻子还是需求,需求中消费是主体,而不是投资。2022年我们靠投资托底经济,2023年投资不太可能比2022年更好,还是要把希望寄托在消费复苏上。

为此,有关部门多次推出促消费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就业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

《通知》头两条都和汽车消费有关,包含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李春临表示,针对汽车消费细分市场,国家发改委将研究优化更多大众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汽车消费还是其他消费品消费,首先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变化,创造新需求,供给侧不改革,拿出来的产品不适销对路,老百姓是不买单的。”李春临说。

除了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也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具体措施包括丰富文旅消费和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

针对疫后出现较强劲复苏的文旅消费,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国内旅游品质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保障。

李春临介绍,相关部门坚持三个基本考量:

一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顺应市场规律和消费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潜在需求,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

二是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三是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突出体现大众化、普惠性,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按照这些原则,《通知》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

引导老百姓消费和福利同步提升

李春临提出,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不法“套路”、假冒伪劣等产品。政府施策更有效、更惠民,老百姓消费和福利就能同步得到提升。《通知》中举措共有20条,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实际上,上半年消费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3.2个百分点。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53%,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6.7倍。

而在一些旅游景点里,也随处可印证今年消费的复苏。刘星星告诉《财经》记者,2023年以来,由于出行更便利,很多疫情期间没有提上日程的旅行今年都陆续实现了,大多数景点也是人挤人,有的需要提前两三天排队预约。

不过,消费的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财经智库》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要把恢复消费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仍面临困难。

“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偏弱,最终消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在较低位置,这跟居民储蓄率偏高,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相关的。”李迅雷谈到,同时,当前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水平偏高,偿债压力大。李迅雷认为,中国的经济特征不仅是未富先老,实际上还有未富先债。数据显示,每个月还本付息的比例占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7%,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处在一个靠前的位置,跟发展中国家比也排在前面。

此外,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偏低也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阻碍之一。李迅雷表示,对于居民而言,在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的时候,敢不敢消费是一个大问题。比如,中国的养老金规模、人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也使得居民的消费意愿相对弱一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做好促消费工作,关键是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提振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促进新型商业模式转型等结合在一起,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和服务消费品质提升,以“服务+制造”实现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要真正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落到实处。当前,亟需出台全方位、短中长期扩大消费的政策体系。具体来看,可以考虑放松大城市汽车限购、适当增加汽车号牌资源投放,以有效提振汽车消费。适当把财政资金安排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农村老年人群倾斜,有助于提升这部分弱势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