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韧性城市

《财经》杂志   

2023年08月20日 14:28  

本文1550字,约2分钟

今年夏天华北地区遭遇由超预期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提醒人们极端天气有常态化趋势,人们应对此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通过打造韧性城市来更好地防灾和减灾。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规划和建设,更新提升城市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运行能力,与河道排涝工程有效衔接,保障城市骨干排水通道畅通。

实践和事实证明,韧性城市的打造,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要放到一个大的系统中去统筹,要有全局观,要从全流域出发去考虑问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日前指出,要着眼河流与流域、上游与下游、山区与平原、市域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科学规划防洪排涝体系,统筹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着力提升城市对重大风险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要加紧编制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强化城市韧性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刚性约束。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也充分强调了流域思维和统筹思维。会议强调指出,要突出防御重点,流域性大洪水始终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江河流域的防洪调度工作谋划好、落实好,全面做好预案、队伍、物资和蓄滞洪区启用准备,保障大江大河安全度汛;要细化落实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度汛、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薄弱环节防洪保安措施,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

此次北京及周边地区防洪抗洪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了对灾害进行有效监测预警的重要性,未来考虑到极端天气的多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和水平。

尹力指出,要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强化数据收集规整、融合计算、智能处理,综合运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功能,建立城市洪涝风险模拟预警系统,为应急处置、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为了提升预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准确预报之外,对灾害可能的影响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比如发布预警时,不应只泛泛说“红色预警”,而是要提醒群众此次的降水会淹到多高,哪个区域受影响最大等等。

准确预报是精准防灾的前提,而从预报到成功的应急处置,需要顺畅的信息分发、传达、响应和动员机制。此次抗洪救灾实践表明,这方面还有相应的提升空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把握工作主动权。

天气变化和汛情演变瞬息万变,有效的防灾减灾,最终要靠扎实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抓紧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进一步建强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完善调度指挥、会商研判、业务保障等设施设备和系统,确保上下贯通、一体应对。要加强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能力建设,立足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突出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救援需求,尽快形成区域救援实战能力。要加快完善流域特别是北方地区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整体提升防御能力。要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和规范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防灾重点区域和高风险乡镇、村组配备必要装备,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

当前各地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重建过程既是生态修复和物质重建过程,也是社会重建过程。和抗洪救灾一样,这项工作也要有全局和系统思维,要通盘考量,要考虑自然环境,也要考虑社会系统效应,统筹好包括城乡关系和大中小城市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灾后重建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协调工作。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打造韧性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