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古茗抢跑上市 新茶饮淘汰赛加速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闫晓寒 编辑 | 高素英  

2024年01月04日 22:12  

本文3145字,约4分钟

走过新茶饮行业疯狂“内卷”的2023年,茶饮品牌加速向资本市场冲刺。1月2日,蜜雪冰城和古茗相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加上此前在2023年8月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目前港交所已经有三大茶饮品牌排队IPO。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蜜雪冰城拟将募集资金分别用于提升端到端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品牌和IP的建设和推广、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的提升等;而古茗拟将募集资金分别用于扩张门店网络;加强供应链能力、品牌建设、用户运营以及产品研发等。尽管蜜雪冰城和古茗两家公司的运营方式看似是通过向C端消费者售卖茶饮获取收益,但事实上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包装以及设备。而过去一年,他们在加盟模式的效应下上演了“狂奔”开店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消费下行压力愈加明显的阶段,品牌不仅需要通过上市融资缓解营销和扩张投入的压力,也需要为投资者提供可行的退出机制。整个行业或许会因为部分头部企业的上市而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一些未上市且缺少差异化的品牌将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或淘汰出局。

转战港股仍面临挑战

转战港股前,蜜雪冰城原本计划在A股上市。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递交招股书,拟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但受政策环境变化等影响其并未闯关成功,当时其估值接近649.6亿元。

此后,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已选择安排2024年在港股进行约10亿美元规模的IPO,若按照此前10%发行股份粗略计算,其港股估值将超过700亿元人民币。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蜜雪冰城方面证实。

时隔一年多再次冲刺上市,蜜雪冰城自身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蜜雪冰城规模再度大幅扩张,门店数量从2022年3月超2.2万家增加超过六成至2023年9月末超3.6万家,门店网络终端零售额也从2022年约300亿元增长至2023年前九月的370亿元。

另一方面,其所在的现制饮品市场竞争格局也已经发生改变,为寻求增量,茶饮品牌纷纷采取攻防战,通过攻入对方“腹地”、出海等方式快速扩张。在这一背景下,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都已接近万店规模,曾经坚持只做直营的喜茶和奈雪的茶也在过去两年陆续通过合伙人制度开放加盟,快速跑马圈地。

为继续扩大规模,以增长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并降低运营成本,上市成为众多茶饮品牌的目标。虽然2021年以来,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多次被传出上市消息,但截至目前,茶饮赛道仍然只有奈雪的茶一家上市公司。

不容忽视的是,若以奈雪的茶为参照,其在港股的表现并不乐观。奈雪的茶在2021年于港股上市,但截至1月4日其3.19港元的收盘价较19.8港元的发行价已跌超八成。不过,相比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奈雪,蜜雪冰城和古茗均已经实现盈利。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家企业与奈雪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化,大概率会被归类为相同概念作为对标。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笔者表示,港股投资者相对专业性更强,因此对于企业的成长性和收益性要求更高。而茶饮或冰淇凌不具备高附加值的属性,成长性靠开新店、无法更主动控制部分成本,同时要承担价格竞争,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收益。

餐饮行业分析师、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港交所更看重品牌在行业中的定位及影响力,包括基础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看到的是,“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走的路并不平坦,蜜雪冰城和古茗的运营和加盟模式已经较为成熟,未来的挑战更多来自于运营管控、食品安全和供应链优化。

扩张提速竞争加剧

成立于1997年起家于河南的蜜雪冰城,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现制茶饮市场的头号玩家,据灼识咨询报告,按照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门店数及2023年前九个月饮品出杯量计,蜜雪冰城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现制饮品企业。

另从几个指标可以描摹出这家“巨无霸”企业的轮廓: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收入达到154亿元,净利润为25亿元,净利率高达16%。从门店规模来看,蜜雪冰城拥有超过3.6万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门店网络总出杯量约58亿杯。作为对比,行业老二古茗营收规模不到蜜雪冰城的四成,9000家门店数量也与蜜雪冰城不在同一量级。

虽然“蜜雪冰城”这一品牌已经被广大消费者熟知,但其并非依靠向C端消费者卖茶饮赚钱。相比集中在一线城市商圈的高端茶饮,蜜雪冰城和古茗在赚钱方式的道路上走得颇为一致,他们都选择了在二三线城市,大力发展加盟商,自己作为中间商将商品、设备卖给加盟商赚差价。

具体而言,截至2023年9月末,蜜雪冰城和古茗的门店几乎全部为加盟店,其中,蜜雪冰城向加盟商卖商品和设备的收入为151亿元,占比98.2%;古茗这项收入为44.8亿元,占比80.4%。两家企业商业模式相似,都从下沉市场中起家,并积累了丰富的门店运营经验,对加盟商的挑选都很严格,且都在供应链方面做了大量投入。

但二者并不处于同一价格带,极致平价是蜜雪冰城的“杀手锏”,其产品整体单价仅约6元,在前五大头部品牌中蜜雪冰城的价格几无对手;而古茗所处的价格段面临更剧烈的竞争,其产品单价在10-18元之间,这个价格带站满了茶百道、一点点、霸王茶姬等门店密度高的选手。

另一方面,古茗仍然是一家区域性品牌,整体侧重在浙江、福建、江西南方三省,其重点进入的八个省贡献了近九成GMV,且古茗至今未进入北京、上海这两大超一线城市。也因此,古茗得以避开与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的正面战争。

在沈萌看来,蜜雪冰城优势在于规模领先,布局建设相对完善,但其同样面临同质化趋势的挑战,且营销驱动的商业模式对其收益结构会有持续性压力。

供应链管理之战

庞大的加盟商为蜜雪冰城构建了规模优势,过去几年,蜜雪冰城依靠极致平价和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即便在过去一年,新茶饮行业集体内卷、加速扩张的背景下,蜜雪冰城仍然新开近1万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加盟抢占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加盟模式能够减低企业资金压力,同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老牌选手蜜雪冰城早在2007年就开启了加盟模式;2010年成立的古茗也在成立第二年就开放了加盟;茶百道在成立十年后,即2018年开放全国加盟。

但对于部分高端品牌来说,开放加盟的决定又变得颇为艰难——直营模式下,虽然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但品牌可以对门店进行直接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直营模式盈利变难,且众多品牌通过加盟模式店面越开越多,国内两大高端茶饮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2022年11月,喜茶开放加盟,并发力非一线市场;2023年7月,一直坚持直营的奈雪也宣布推出合伙人计划,开放加盟业务,两家企业也得以加快门店扩张步伐。

而在品牌面临规模化扩张的压力下,若想稳定复制口味、保证品牌口碑,就需要企业加强在供应链方面的建设。此前蜜雪冰城能够快速扩张,自建供应链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供应链建设已经成为茶饮品牌不得不重视的关键因素。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认为,未来能够引领行业的头部品牌,要同时兼顾品牌势能和供应链能力。蜜雪冰城和古茗在招股书的未来发展计划中,也分别提到提升供应链广度和深度、加强供应链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茶饮品牌未来竞争的核心就是供应链,企业对供应链的完善、夯实、升级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而当品牌门店数量达到1万量级且布局较为均衡时,自建供应链就成为品牌的必由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当众多茶饮品牌持续扩大庞大的门店网络,如何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如何保证稳定、及时的供应,以确保门店的稳定质量和服务,都考验着企业在采购、生产、物流等方面的供应链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