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基金公司里,基金经理对待季报的态度差别能有多大?
有人惜字如金,有人走心反思。
上述两种情况,出现在鹏华基金的几位基金经理身上。
30字的小作文
2023年的基金四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
放眼整个行业,目前最惜字如金的季报“小作文”,出自金笑非之手,只有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共30个字。
他在鹏华医药科技的四季报中写下:“四季度我们基本维持了三季度的投资思路,整体上没有太多的操作。”
金笑非独立管理的基金共3只。和鹏华医药科技相比,他在另外2只基金的四季报观点表述略有不同,但同样着墨不多。
输出字数最多的是鹏华创新增长一年持有,他在这只基金的四季报中表示:“因为持有期到期后大量的赎回,我们按比例的对持仓进行了减仓,没有太多主动的操作。我们目前总体保持中性仓位,主要看好的方向包括医药,电子创新方向,随着市场逐步企稳,风险偏好有望提升,我们对持仓的后市表现有信心。”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鹏华创新增长一年持有成立于2022年6月21日,首募份额3.6亿份。第一个持有期满后,2023年二季度到四季度,分别被净赎回2932.21万份、5892.79万份、1.44亿份。
实际上,鹏华创新增长一年持有2023年四季度业绩表现较为亮眼,A份额和C份额净值分别上涨11.43%、11.2%,但还是被大量赎回。
“省流”并非个例
对四季报惜字如金的,不止金笑非,还有他的三位同事。
一位是贺宁。他目前只管理1只基金——鹏华文化传媒娱乐,贺宁在四季报中,用一句话完成了小作文:“报告期内,基金经理仍然聚焦AI应用、MR、游戏、AI算力等领域,同时精选个股,以希望能够为持有人带来良好回报。”
另一位是王璐。她独立管理的3只基金中,鹏华改革红利、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的四季报小作文内容一致:“四季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迎来布局机会,我们加仓了创新药。同时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明显,MR及 AI、PC等新产品迎来密集发布期,我们持续看好。”
鹏华芯片产业的小作文内容不太一样,但字数更为精简:“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我们发现电子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明显。MR及 AI、PC等新产品迎来密集发布期,我们持续看好当中受益的公司。”
还有一位是郎超。他独立管理着3只基金,每只的四季报小作文不尽相同,但都主打一个“言简意赅”。
对于鹏华养老产业,他写的是:“2023年四季度大盘波动较大,整体震荡下行,报告期内鹏华养老产业减持了医疗器械,加仓了医院刚需诊疗用药等相关投资标的,整体上按照自下而上的选股标准对组合持仓进行调整。”
在另一只医药基金的四季报中,他表示:“2023年四季度医药指数波动较大,报告期内鹏华医疗保健组合减仓了消费属性较强的中药品种,对创新药、血液制品、疫苗和医院刚需诊疗用药相关投资标的做了加仓,对自下而上具备成长逻辑的个股也进行了一些发掘和配置,力求在2024年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
针对鹏华致远成长,他写的小作文内容是:“2023年四季度大盘波动较大,整体震荡下行,报告期内鹏华致远成长组合主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选股标准对组合持仓进行调整,减持了部分中药,增持品种主要是股价位置较低同时具备个股成长逻辑的品种。”
也有走心反思
鹏华基金这次发布的四季报中,小作文写得最走心的是朱睿。
在小作文的开篇,他直言:“在经历了职业生涯颇为艰难的一段市场周期之后,我们对于市场和自身都有了新的思考。”
朱睿指出,本轮周期最大不同,在于主流机构持仓的集体走弱,过去几年刚树立起来的“核心资产投资方法论”“产业趋势投资方法论”失效,“虽然我们从业已经十余年,对于市场先生也有着足够的敬畏,但在本轮周期中也吃了不少亏”。
究其原因,他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还是太过年轻,每一个阶段 都有着“异象”迷惑人心。倘若一个公司的发展,恰好与产业周期、市场周期共振,那么在资本市场上,往往给予阶段性过度的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价格回归合理,假如投资者不能够识别过往资产价格中的泡沫成分、不能够识别产业发展中所需经历的复杂过程,往往会受到惩罚。
朱睿表示,仍然信奉价值投资,相信长期主义的力量。但在实际管理中,倾向于用两种方法去改善实务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是提升作为专业投资者的定价能力,这能帮助在极端的市场情绪下仍保持客观;二是以周期的思维践行价值投资,尽量避免投资泡沫资产。
在他看来,金融市场之所以复杂,除了存在大量不同的公司和专业领域外,更重要的是其建立在人的行为上这一基础。这些年来,资本市场的研究能力、信息传播速度大幅提升,在合规范围内,信息差几乎不存在,但回过看,创造持续、卓越投资业绩的人仍只是少数,“勤奋、聪明固然是资管行业中所必须的品质,但善良和勇敢这些特征,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更好的做出选择”。
朱睿表示,当下,市场容易线性外推指数走势,假如被这种负面情绪裹挟,只看到悲观的因素,忽略价值和常识,那么在市场逆转的阶段,这类投资者在心理和行动上也很难扭转。
“投资是求索、求真和求道的过程。如同公司有竞争优势一样,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朱睿称,倾向于以价值、长期的视角去研究公司,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跟踪市场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挖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