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十大预测

《财经》杂志 文/秦勇  

2024年01月28日 10:54  

本文7096字,约10分钟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局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区域主义再度兴起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正同时出现

中国经济2024年会继续修复,修复的斜率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已经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政策着力点仍然在传统建筑业与制造业,但是建筑业和制造业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原因是它们需要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才能显现乘数作用,而当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新的商业机会实际上是需求驱动,相比之下建筑业和制造业驱动的需求是属于工业化初期建立规模效应的“联结效应”,但是当所有人都已经被包括在经济网络中之后,则需要的是人们自发的建立经济联系,寻找生意机会,发掘新需求,从而畅通更小的需求循环。2023年的淄博烧烤以及哈尔滨冰雪消费都是很好的消费热点拉动经济的例子,但是网红经济的可持续性有限,政府的服务意识的转变却可以长久地激发自由市场的活力。

1.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仍需加力

从政策力度来讲,2023年经济恢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还没有走出主要依靠财政拉动的情境,原因是私营部门的投资与支出需求不如预期,此时两种解释就决定了两种政策取向,也对应政策的方向:一种是居民收入受到经济下滑影响,消费能力不足进一步影响企业支出意愿,造成通缩循环,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政策是直接补贴居民,消费启动是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第一步,之后才可能改善企业投资意愿。另一种是企业的信心不足,导致就业情况恶化,居民收入受损,这种情况需要恢复企业信心,从过去的发展模式看,政府支出拉动基建和房地产是刺激企业信心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可能需要数年去消化当前的困境,基建的产业链则相对短,因此刺激企业的信心可能需要营造更宽松、法治和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

对外贸易方面,尽管中国的贸易伙伴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但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对经济增长仍然是有拉动作用的。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落,在努力保持贸易增长的同时,应当稳定当前的贸易结构,这能帮助中国保持在国际产业链的关键位置,从而保证科技、资金的吸引力。

2.美国经济或成功软着陆

过去我们认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突出的国家,此时各个国家的财政政策的取向对全球经济的作用较为显著,但是随着“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深化,全球贸易的区域化特征可能会越来越显现,经济增长的同步性也可能以区域联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作用也许会转向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当然是由全球经济周期所决定的,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错位,那么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稳定器。

2023年7月美国首次暂停加息后,通胀继续缓慢回落,但是核心通胀仍有反复;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已经底部稳定,服务业PMI也显现底部震荡;失业率虽有小幅抬升,但是总体上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房地产市场也在高位震荡。综合所有的指标,美国经济2024年软着陆的概率很高,可能的情形是利率会更长时间地保持在高位,对于周期同步的市场经济体而言高利率有助于产能出清,实际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同时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而这个货币体系可能成为全球动荡时期的稳定器。

3.地缘政治的焦点长期在亚太

尽管2022年以来全球陆续爆发了较大的局部冲突,乌克兰冲突和以哈冲突分别发生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并且近期在红海胡塞武装发动了袭击,这似乎有把局部冲突连接成片的可能。然而,欧亚非交界的争夺可能只是历来权力角逐的地区而已,它们也许代表背后巨头争夺的先驱,而之所以这些局部冲突旷日持久,且并没有演化成更大规模或者全面的战争,也是因为大国较量并没有正式的展开。这背后有很多原因:首先,这些局部冲突的角逐实力对比悬殊,除了核力量以外总体风险可控;其次,两次世界大战并不久远,欧洲大陆对战争的排斥和警惕情绪还很浓重,而战争的正当性是民主国家能否以及以何种形式参与到战争中的关键要素;最后,对于冲突的评估决定了最终何时以及何种规模,甚至是在何地进行一场全局战争的决定因素,先遣战争都是代理人战争,战事的爆发点同时也形成一道屏障,控制战事的发展同时可能是在为未来权力争夺者的国土上打响全局战争做准备。

排除核战争的情况,全面战争只可能发生在力量接近的超级大国之间,最终的全面战争则仍然会以不同利益盟友间对立形式展开。世界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最大的国家相对比较集中地分布在环太平洋区域并且有向这个区域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因而未来真正吸引军事布局的重点地区,并有可能会引发全局战争的地方都会是亚太。

4.新的冷战是经济与科技之战

局部冲突不断上演的背景下,不同的利益集团的阵营会越来越清晰,即使不爆发热战,也可能将全球推向新的冷战,如果对立的情绪不能扭转,那么这可能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参考第一次冷战,最终的结果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尽管冷战表象上是军事、科技和航天工业的较量,但其背后则是支撑这一切较量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较量又以制度软实力为基础,所以可以看到苏联以举国之力卷入到对抗之中,而美国在冷战之后很快掀起了全球的“互联网革命”,这场较量立见高下。以举国之力卷入对抗是消耗国力的制度往往将国家拖向失败,而能够利用对抗更好地发展经济与科技的制度是胜出的关键。

普遍认为冷战改变了科技和政府的关系,因为在冷战期间美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成立了多个前沿科学研究机构,从最早的海军研究办公室,到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熟知的原子能委员会,还有前沿研究项目委员会,并扩大了国家健康研究所,冷战在规模上和融资结构上改变了美国科学。虽然事后分析认为政府虽然出资,但并不限制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主要的支持方向是物理、电子、计算机科学,政府仍然主导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

当今,科学的发展已经不完全是国家主导了,不少科学突破都发生在非军方联系的企业,它们依靠资本市场融资,有更大的研究自主性。也就是说新的冷战将是政府与金融支持下的科技比拼,金融最终也将取决于经济,那么过去如果纯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发展体制可以集举国之力,现在单由国家的力量是没办法与“政府+金融”的力量相比的,其结果可能是围绕经济与科技的集团之间形成新的国家鸿沟。

AI无论是否突破意识的界线,都可能改变人类世界的内容生成过程。图/法新

5.AI催生一个思想更加解放的世纪

AI的出现重构了人类与工具的关系。从AI的产生可以看出它需要大量的人类经验输入,这就有两个结果:1)输入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出的质量,那么越多样的、不受限制的、思想解放的内容世界才可能产生满足人类更多样的需求,AI的应用场景才有可能不断拓宽,作为工具对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2)作为工具的AI它有可能在两个维度上超越人类:一是在平均意义上超过大多数人的智能;二是它有可能自主生成内容反过来改变人类内容世界的产生规律,这有可能意味着未来不同国家的竞争的起点变成AI强弱的对比。

AI能否产生意识的判断最终上升到两个判断:第一是产生意识的必要条件是否与系统的构成有关,或是仅是输入和输出的逻辑表达,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解决了必要条件,机器是可以产生自我意识的,这就导致人类和机器在未来可能出现“竞生”关系;第二是智能是否是意识的充分条件,智能实际上是人类对自我认知能力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假如承认很多生物都是有意识的,反而人类认知能力标准值得质疑,那么未来学家雷·库茨魏尔(Raymond Kurzweil)提出的“奇点”也许就很值得人们普罗米修斯式的恐惧了,因为人工智能无论是否有意识,都正在快速走向超越人类智能的路上,超出人类的理解和控制并不遥远。

然而AI无论是否突破意识的界线都可能改变人类世界的内容生成过程,而这个过程是AI在诞生时就被人类主动赋予的自由度,因此是不可控的,那么未来的内容世界将是思想更加解放的域界,思想禁锢的国家可能思想会越来越固化,不同的国家间将形成巨大鸿沟。

6.经济发展与不平等是群雄逐鹿的土壤

对不平等的研究2000年后变得十分热门,但是实际上在二战后到冷战结束前,经济学对不平等的研究已经沉寂多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之后两大阵营都认为在自己的体系内,阶级变成过去时,阶级的划分不再必要,因此收入分配研究也就不再必要。在社会主义中资产阶级被消灭,这样就不存在财产所有权收入,剥削不再可能,那么所有的收入来自劳动力,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小,不平等的研究本身甚至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挑战。而在西方,同样的客观原因,经济学作为学科重心从老牌的阶级划分鲜明的欧洲转向阶级流动更大的美国,美国对阶级的看法与欧洲的古典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美国精神鼓励的就是不论出身,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两个阵营都否认了阶级的重要性。

2014年忽略不平等经济学的状态发生了世界级的扭转,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把不平等经济学重新带回世界经济学舞台中心,而被他称为不平等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阿特金森早在1996年就在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提出这个问题。不平等议题随着这个现象级的书进入到了政治、知识分子和大众的讨论中。随着公众的关注度上升,基于不平等问题的民族主义再度崛起,民族主义崛起会裹挟着全球的大多数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国内与国际政治形成冲击,政治极化变得更加普遍,增加了不同国家间政治叙事的敌对性。

政治极化的另一方面实际上是政治的多极化,政治多极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进入到1万美元俱乐部后,面临国内政治转型压力。从各国历史看,中等收入陷阱同时是制度转型陷阱,无法顺利实现转型,转而可能在国际政治上寻求出路,不少国家都提出能恢复到自己民族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时刻。这是政治理想对经济实惠的代偿机制,以此维系国内的统一与稳定。

资本带来的不平等已经走到相当的极端位置,近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日公布的《不平等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富裕的1%群体拥有全球43%的金融资产。不平等与政治极化相互助力,无论与自身准备还是国际环境都不利于国家的政治转型,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前景。

7.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美国国家气象分析显示2023年美国发生10亿美元以上级别的极端天气灾害达到28起,创下历史纪录,其中始于得克萨斯的热浪席卷南部和中西部造成严重干旱,美国海洋与大气局估计造成1450亿美元经济损失。2022年欧洲同样经历创纪录的热浪,非洲遭遇数十年以来最大干旱,南美洲的巴拉圭冬季气温飙升到40摄氏度,中国夏季受到历史最严重的干旱打击。这些无疑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人类历史上气候变化从很长视角塑造了现代文明的分布,从环境生态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欧洲,是因为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煤炭靠近欧洲的工业生产区,因此欧洲取得了成本和人工上的优势,这是第一次大分流的重要原因。尽管还可以找出很多社会、宗教与政治的原因,但是当能源革命开启后,这些禀赋极大地强化了先天的优势,并在全球化中进一步将先行者优势扩大。而能源的二次革命成就了中东的大多数国家,虽然有“资源诅咒”的理论,但是没有资源的加持,在宗教色彩浓重的社会制度下可能更加落后。

第三次能源革命资源禀赋的特征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发展禀赋,那些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更能够受益于能源转型的是赢家,这些国家会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因为作为能源设备的供应方可以实现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也有更大的容忍度,因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对和减少气候灾害的负面影响。但是大多数国家可能受限于能源转型的约束,同时应对灾害的能力也更薄弱,这可能加深固有的国家鸿沟。

8.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仍需时间

机器智能与数字化是未来科技近在眼前的科技突破,机器智能的应用方向包括生成式AI、应用型人工智能、工业化机器学习、AI辅助软件开发;数字化应用包括数字信任架构和数字身份、数字信息资产;还有很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方向,比如全息影像技术、量子计算、未来出行、未来生物工程。然而,所有这些新技术都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对生命的理解形成冲击,它们需要配套的规范、法律以及可能完全不同的基础设施搭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容易达成的统一认识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在区域化、碎片化的世界趋势下,达成共识更为艰难,无法大范围的普及不仅在国家间造成技术鸿沟,可能国家内部不同族群间也会形成鸿沟。

制度、认知和法律的差异会导致技术的研发、制造、应用发生在不同的国家,技术的溢出效应可能与常规途径完全不同。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只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大规模出现,使得供给和需求的场景在新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技术进步才会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现在技术进步对不同的国家可能意义不同,最终体现在所有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上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一点在更为隐蔽的太空竞赛上已经凸显,2023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私营公司在太空领域加大赌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近日发文表示太空活动的增加引发了人们对太空潜在军事化和缺乏全面太空操作规程的担忧。美国的《阿特米斯协议》旨在制定太空探索规则,但许多国家尚未同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和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等私营公司的参也增加了太空竞赛的复杂性,日益严重的空间碎片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太空探索的隐忧。

9.A股市场旧有逻辑已经发生变化

A股纯从估值来看,实际上都到了较为极端的位置,按历史规律应该自身就出现反弹,同时还看到政府对于维护市场还在释放一些积极的政策信号,但是并没有发生,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市场是否还会进一步创下历史极端估值,也意味着主导市场的一些因素可能发生了变化。

首先,从市场的资金需求来讲。资本市场理论上应该是吸收剩余流动性的,尽管现在有规模庞大的资管市场,但是仅靠资金在当前对经济形势弱预期的背景下是很难扭转市场趋势的。而没有新增资金,市场很难有行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社会流动性创造机制,从整个经济体的角度讲,剩余流动性的多少应该是基于全社会的抵押品价值大小的,这个抵押品价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价值,还有一个就是企业预期业务价值的贴现,前者对应固收类信用创造,后者对应股权类信用创造。2023年中国政府政策的目标就是稳定经济发展,稳定不动产市场价格。展望2024年政府在稳经济方面可能取得的积极效果,但是不动产市场的周期调整可能持续数年,因此全社会的剩余流动性整体是偏弱的。

其次,从市场对房地产的担忧来讲。目前政策的思路仍然是稳定房地产价格,但政策目标应该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并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取决于房价与购买力的匹配,认为应当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假设居民购买力终究会追上房价,但是实际上居民购买力改善是需要收入改善和杠杆率改善的,收入改善取决于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分配制度,除了财政直接转移支付外,实际上通过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调整改善社会整体杠杆率也是更迅速的方法。害怕房地产价格调整会伤害到有产阶层的资产负债表,但高杠杆会影响全社会的消费能力,最终可能将经济拖入严重的通缩,这会扩大全社会资产负债表的受损面。

10.我们可能处在历史上的哪个阶段?

对比人类历史,目前的全球经济可能处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面临重要的结构改革关键时期,日本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美国开始了科网泡沫破裂前的大量IT领域投资,亚洲四小虎刚刚起步,欧洲一体化进程受益于“历史的终结”论调。2024年开始中国也将不得不以更果断的行动处理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同时解决债务问题;美国在安全意识主导下的产业政策会加大技术投入,为下一次“技术泡沫”千里伏线;“四小豹”可能再次在亚洲崛起;欧洲一体化在“历史的延续”的现实推动下面对共同的安全威胁不得不更加团结。

政治上人们面临的情形可能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相似之处。当时美国经历了从拒绝支持战争任何一方到全面卷入的转变。一战后,美国一部小说《死亡的生意》热销,为此国会甚至启动特别调查,其直接结果就是先后通过的一系列统称为《中立法案》的法律,即不得向战争的任何一方借钱与售卖武器弹药。然而当战争全面爆发,罗斯福即从法案中剔除了武器禁运的条款,并为此打击了“独立主义”势力,为全面参战扫清障碍。由于经历了21世纪几次干预主义的失败,目前爆发的所有局部冲突,美国都是以资金和武器支持为主,但是国家安全叙事的主导下,和对立阵营越来越清楚的情况下,在关键战略战争中全面参与不可避免。

技术层面全球可能面临与20世纪90年代初类似的情形。当时万维网诞生,随之第一代浏览器、操作系统也诞生,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交互方式与知识体系;亚马逊成立,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手持电话出现根本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以及工作、生活方式。如今低地球轨道连接、全息影像技术、未来出行都可能对人类交互方式产生新的革命性变革;生成式AI会改变人类知识体系,内容不再是人类垄断的特权;数字化会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资产的重新定义;智能机器与人形机器人会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作者为上海发展与研究基金会特约研究员;编辑: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