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网红城市

《财经》杂志   

2024年01月28日 11:04  

本文1746字,约2分钟

期待更多网红城市

近来不少地方的文旅局长成为新晋网红,掀起了一波为各自所在城市争取线上流量和线下客流的热潮,也引发人们诸多热议。反对者主要担心城市营销搞过了头,线下接待能力跟不上,或者一阵风过去,留下一片狼藉,对地方文旅可持续开发和运营能力造成损害。当然,也有不少论者认为应对各地的博眼球和挣流量的行为多一些宽容和包容,毕竟这些营销对当地的旅游和消费市场能够起到一定的拉抬作用,进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起到提振效应。

确实,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些城市文旅官员和当地百姓热情似火的营销行为给人们的心头带来了阵阵暖流。在这个中央三令五申要对一些地方干部的躺平心态和行为说不的当口,那些愿意“挺身而出”通过各种略嫌“出格”之举甚至各种“噱头”来对自己城市和家乡进行包装的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是应该备受珍惜的宝藏干部。

善用网络平台效应的他们肯定深知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贪图一时出名的博出位之举是有着巨大风险的,而对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招待不周或者有什么闪失,是会受到全平台受众检验的。在面临如此大的风险和压力的前提下,以“文旅局长”为代表的地方干部队伍所展现出的魄力、锐意进取和勇于任事的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外界关于小心不要超出接待能力的提醒自然是善意的,也值得地方官员听取。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不妨把客流当作一次压力测试。事情总要先做起来才能知道短板所在和不足之处,顾客的需求就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市场努力的方向。以为事先能精准预测客流量和接待能力是计划经济思维残留的表现。平衡永远只能是动态的,靠各方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努力获取。与其闷头苦想和纸上规划发展方向,不如在实践中真抓实干。退一步说,如今随着网络平台经济的勃兴,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获取和预测客流量可以比较有效地缩小误差范围,因此不必过于忧心忡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发展地方经济的常见戏码,只不过现在由过去的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客引流,这一方面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跃迁和发展理念的调整,另一方面也表明广大民众工作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人生不只是大城市写字楼里的苟且,也有诗和远方。

在对城市营销种种非议的背后,还有着人们对消费根深蒂固的偏见,总觉得它是对财富的消耗,会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总认为人们应该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搞建设,而轻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的获得感的重要。

在中国经济阶段性盘整,寻找新的动能的过程中,消费能够起到重大支撑作用,这从消费对202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就能看得非常清楚。而且消费本身从需求端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放眼国际国内,无论谷歌、亚马逊、脸书,还是阿里、美团、拼多多等,都是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消费和社交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硬核科技能力。事实上,城市营销之所以有效,网红城市之所以“现身”,本身就是中国网络平台经济勃兴的红利所致。除了网络营销的放大效应,各种网络预订的便利性,叠加高铁的四通八达,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地方文旅基础设施和城市软硬件发展水平的提高等等,共同造就了时代的文旅消费红利,否则当年的小众文艺青年打卡点是无法进化成网红打卡地,进而成为大众消费目的地的。

人们念兹在兹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也应该先从旅游市场的打通做起,畅通国内大循环,文旅理应先行。只有通过做活各地旅游市场,才能知道梗阻所在,各种网络的薄弱环节所在,以及基础设施乃至服务水平的不足所在。不要害怕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猎奇乃至略带优越感的目光,不要担心类似“南方小土豆”这样的观念的碰撞与交流,有不同、有差距、有不足、有发展落差,才有投资空间,先要被看到、被关注到,才能带来资源挹注的契机。

除了消费观念的碰撞和拉平效应外,文旅市场的发展还能带来文化和历史资源的盘活翻新,以及人们心智消费资源的发掘。此外,还更有利于人们对中华文明共同体的认知和体认,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前提是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百闻不如一见,靠宣传灌输,显然不如靠实地旅游和现场交流来得实在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