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点以下,哪些基金还在赚钱?

《财经》新媒体 文丨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2024年02月02日 09:39  

本文2058字,约3分钟

一月的A股,在震荡中收官。上证综指从2974.93点回落到2788.55点,市场从“保卫3000点到渴望3000点”。

2024年开局不易,市场加速下行,投资进入“hard模式”。在一片混沌中,仍有部分基金逆势而上。

据wind统计,1月份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最高值为8.39%,进入TOP 10的产品,收益率均超过5%。

领跑的收益从何而来?翻看这些基金的持仓,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关键词:高股息。

领跑的秘籍

股市浮沉,“后浪”奔涌。

近年来,新人冒尖的故事在公募基金不断上演。刚刚过去的1月,许拓管理的永赢股息优选,以8.39%的收益率,成为当月业绩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

他管理这只基金的时间并不长。2023年9月25日,他被增聘为永赢股息优选的基金经理,和晏青、李永兴共同管理这只基金。三周后,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卸任,许拓开始独立操盘。

2023年四季度,他对这只基金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调仓,前十大重仓股换掉了8只,核电运营商和火电公司成为他增持的主要方向。

许拓在季报中解释,从四季度开始,对该基金的定位做了一定调整,对回报的确定性要求更高。基于这一思路,他降低了波动率较大的个股,增配了经营模式简单、稳定,估值偏低的个股,同时增加了收益兑现频次。

一方面,较大比例增持了核电运营商。许拓看好的逻辑在于,核电作为稳定运营的基荷能源,在海外发达经济体中占有较大的电力供应比例,而国内仅占比5%左右,国家近年来重启了新建核电站,核电运营商中期业绩增速将稳步提升,而当前估值水平较水电等同类型电源仍有明显折价,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另一方面,他大比例增配了优质的火电公司,主要是基于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电力企业中期盈利稳定性提升明显,叠加当前股价位置潜在股息率已经偏高。

除此之外,他还增加了部分优质的运营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1月份的行情演绎,印证了许拓的判断。除了永赢股息优选,他和常远共同管理的永赢长远价值也进入TOP 10,取得了6.71%的收益率,排在第5位。

排在第2位的浙商汇金转型升级,采取的同样是高股息策略。

周文超在四季报中透露:“四季度,本基金坚持优选高股息公司,力求风格稳定不漂移。行业配置上,我们相对侧重石油石化、银行、交运、煤炭、工程机械等领域。”

受捧的“潜力股”

在1月主动权益TOP 10的基金中,万家高端装备量化选股是比较特别的一只。

这只产品成立于1月19日,是一只发起式基金,首募规模只有1002.21万元,其中1000万元是万家基金运用固有资金认购的。

显然,基金经理尹航进行了快速建仓,才能在成立后的短短8个交易日内,就实现7.4%的收益率。

万家基金似乎非常看好尹航,在两个多月里,给他发行了3只基金。除了万家高端装备量化选股,还有1月12日成立的万家医药量化选股,以及2023年11月15日成立的万家红利量化选股。

值得一提的是,3只基金都是万家基金自购了1000万元成立的发起式基金。

由于万家高端装备量化选股成立时间太短,无法知晓尹航具体的配置策略,但从他管理的其它基金的四季报中,可以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当前市场对2024年的共识局限于经济与资本市场低预期,唯一的强共识集中在高股息。”尹航判断,作为防御性方向,增量资金或仅局限于红利板块,短期难以为市场整体吸引大量增量资金持续进场。

他认为,随着市场超跌下探,中长期市场整体已出现显著性价比,预期增量资金或逐步介入,在科技技术革命的大周期下,看好产业方向上的重大突破超预期落地(如2023年的 AI、华为链),科技主题或值得期待。

“高分红”成香饽饽

所有上榜的基金经理中,贾成东是无法被忽视的一位。

他有4只基金进入TOP 10。实际上,第11名也是他管理的产品,而他一共就管了5只产品。

从前十大持仓来看,他管理的5只基金个股重合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中字头”、银行、煤炭板块,都属于“低估值高分红资产”。

排在第5位的德邦周期精选,持仓方向主要是煤炭。据四季报披露,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有8只是煤炭股。

吴志鹏在该基金的四季报中提到:“在目前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的基础上,能够提供长期并且稳定分红的资产会非常有吸引力。本基金的选股将重点围绕供给受限的上游和稳定分红的公司进行展开。”

他认为,上游资源较强的供给约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同时,国内经济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因为供给受限,上游资源的价格预计弹性会强于供给不受限的中游。

排在第8位的中泰红利优选一年持有,是由姜诚和王桃共同管理。这只基金2023年四季度的持仓,集中在银行、煤炭、地产等板块,是符合基金名称的红利策略。

纵观这10只上榜的基金,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都是寻求高股息资产。到底是短期的避险策略,还是新一轮的投资主线,有待市场验证。

(基金有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