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发展,千行百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其中有关传统制造业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型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尽管现阶段我国围绕算力、数据、算法、平台、工具等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但人工智能却依然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应用受限等问题。
针对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提交了四份建议,包括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
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问题,雷军建议,要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建设,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他表示,应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AI的出现不仅让传统制造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更催生了新的技术,其中,自动驾驶便是科技新应用的代表之一。目前智能驾驶产品在功能定义、安全性能、人机交互、运行条件、数据应用等方面面临着较大差异,导致驾驶安全和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在雷军看来,相关法规标准的落地应用方案暂未明确,是导致现有辅助驾驶产品安全保障措施差异化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尽快建立辅助驾驶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并规范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应用及车端数据使用。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将在各个行业加速落地。据头豹研究院测算,预计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5372亿人民币,有望在下游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多领域不断渗透,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现双碳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显现。现阶段,中国已经制定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其中制造业加速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还面临着供应链贯通困境、国内行业碳数据库缺失以及供应链低碳转型压力。
雷军指出,要加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同时,支持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内协同联通。此外,还应探索建立绿色电力全国交易机制,促进链主企业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