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一眼手机屏幕,就能让汽车远程启动;收到一个文件,不用动手只要递个眼神就会自动打开……AI在手机的应用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荣耀CEO赵明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AI时代的操作系统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呈现,你的和我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它将体现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意志。未来的操作系统不是安卓、iOS、鸿蒙,而是个人化的操作系统。
3月18日,荣耀正式对外公布AI使能全场景战略,荣耀Magic6至臻版、荣耀Magic6 RSR保时捷设计、AI PC荣耀MagicBook Pro 16等一系列智能设备悉数亮相。同时,荣耀宣布,荣耀Magic4、荣耀Magic5以及荣耀100将升级灵动岛功能。
目前,荣耀、三星、华为、小米、OPPO、魅族等厂商纷纷宣布加码AI或布局端侧大模型。与部分厂商“卷”应用不同的是,荣耀正在朝着AI让设备“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的方向发展,基于用户意图,利用AI实现信息跨设备流转及操作系统的“个性化”。随着Chat GPT的火爆,全球掀起了一股AI浪潮,智能手机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机遇。
构建端侧AI能力 手机“越用越懂你”指日可待
荣耀AI战略将智能终端的AI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让不同的操作系统通过AI进行决策,实现手机、平板、PC等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第二层是用AI重构操作系统,让手机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第三层是AI在端侧的应用,比如抠图、拍照渲染、总结文档;第四层是AI的端云协同。
针对荣耀在大模型能力的部署选择,赵明称,荣耀不会做通用的云端大模型,核心将聚焦在端侧AI能力的构建。通用的大模型荣耀会选择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行业内通用类大模型厂商进行合作。他表示,荣耀发展重点在AI重构操作系统以及部分AI在端侧的应用。
在赵明看来,基于芯片和算力,美图、美颜等应用都可以快速呈现给消费者,但这不是根本性的,未来有海量的开发者和第三方可以做这件事。终端厂家应该从操作系统、应用等方面出发,让产品越用越懂用户,越用越好用。
事实上,除荣耀外,小米、华为等厂家都宣布加码AI或端侧大模型。此前,国产手机厂商技术人员称,训练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端侧模型落地手机场景更易实现也更能解决人们日常所需的问题。
赵明坦言,从消费者的角度看,AI手机是用户自身的数据进行训练的,因而服务会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而AI的能力来源于大量数据和日复一日的训练。在他看来,手机便携使用频率高,用户每天在手机上的阅读、听音乐,交互使用等行为,都在告诉大模型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是什么。如果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支撑,可以通过统一的账号来调用笔记本的算力。
那么,荣耀所谓的“越用越懂你”将以怎样的具像化方式呈现?
赵明告诉记者,“越用越懂你”代表着手机可以预测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比如用户收到一条信息后,是选择逛街还是去餐厅,亦或是在网络上分享,手机都会学习和分析用户的意图之后把相应的服务准备好。AI手机能够与用户日常的应用和日常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它不是有多少交互,而是一种能力。当用户调用它,能够与用户的衣食住行、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结合起来,什么都帮用户准备好。
不过,目前距离手机产品真正实现“懂你”还需要时间。赵明将AI手机的发展进程比作孩子的成长。他认为,发展AI手机和AI PC,需要把它看作一个可成长、可进化的逻辑,用户用的时间越长,设备对用户的学习程度越深。比如一个孩子,今年他两岁,可以帮人倒杯水、端杯茶、关个灯,明年是三岁,他还要继续成长与学习,学习得越多会做的事情也越多。
创新仍是核心竞争力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截止目前,荣耀Magic6系列已经有荣耀Magic6、荣耀Magic6 Pro、荣耀Magic6至臻版及荣耀Magic6 RSR保时捷设计四种机型。赵明表示,至臻版承担着对以往技术的延续与创新,而保时捷设计款则承担着新技术的商用落地。
具体来看,此次至臻版将自动驾驶领域的LOFIC技术及激光雷达对焦系统应用在手机影像上,而保时捷设计款则使用了荣耀与京东方共同创新的叠光绿洲护眼屏。
事实上,从荣耀独立之后,创新已经成为赵明提及荣耀时的高频词。赵明认为,产业发展一定是充满了创新和竞争,如果产业变得越来越平庸化,那么消费者对产业的关注度会降低。当产业有很多新的想法出现,消费者就会充满热情。
据悉,2021年、2022年、2023年,荣耀研发投入占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10.5%、11%和11.5%。
赵明表示,用短平快的方式变现,很多东西会昙花一现,荣耀在每个领域都要做长跑选手。目前,荣耀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刻,今年在研发上投入依然不会低于11%。未来几年,荣耀依旧会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比例,现在荣耀所做的研发是两年以后甚至三年以后要用的东西。
赵明进一步表示,荣耀从华为独立之后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不可能一点没有原来的影子,但荣耀继承的是价值观、文化和产品开发的理念。今天的荣耀,要走好自己的创新和之路。“大家经常说结果导向、目标导向,但是目标结果导向容易变成直接奔着结果,很多事情求而不得,一定要让今天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才能让企业获得持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