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定价21.59万元起 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王婧雅 编辑 | 高素英  

2024年03月29日 14:56  

本文2045字,约3分钟

在喊出不会是9.9万、不会是14.9万、不会是19.9万后,小米汽车定价谜底终于揭晓。“定21.59万元亏钱,就是定24.59万元其实也亏钱,就多亏一点。”“Max版原本规划35万元,但是今天大家太卷了。” 小米CEO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对于SU7的定价感慨地说。

3月28日,雷军公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标准版、Pro版、Max版三种配置售价,分别为21.59万、24.59万及29.9万元,此外还有可选标准版和Max版配置的小米SU7创始版,售价与常规款一致。

小米SU7这一“卷”,直接“卷”到了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

小米SU7发布会后,蔚来董事长李斌对雷军说道“我们后面乐道这个车都不好定价”。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小米SU7对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冲击之大。

在雷军公布价格时,现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等人的表情被网友截图做成各类表情包,这背后映射的无一不是新能源市场愈加激烈的竞争坏境。

时间倒退至三年之前,外界绝不会想象到进入2024年后新能源市场竞争如此惨烈。

今年开年以来,极氪、比亚迪等车企相继上线了高配低价的新款车型,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为最“卷”的行业。在价格战升温的背景下,小米SU7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现有市场中,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蔚来ET5、极氪007、极氪001、小鹏P7i、阿维塔12等或都是小米SU7的竞对车型。

这些车型各有特点,比如比亚迪因其供应链和规模化优势可以压低价格;蔚来则有换电模式;配置高、价格低的极氪更是被市场成为“多边形战士”。特别是比亚迪和吉利,两家车企在技术积累、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依然占据大量优势。

除了国内新能源车企,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特斯拉也将是小米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智能手机领域,雷军将小米全面对标头部企业苹果,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雷军则把目标瞄准了业内领先企业特斯拉和保时捷。

他在发布会上列出了一张详尽的配置单,对比了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3焕新版在设计、性能、智能、安全的各项参数。

雷军称:“拿放大镜看了一下,90%以上配置小米SU7领先,有两个关键配置特斯拉比小米汽车做得好。一个是电耗,特斯拉遥遥领先,小米汽车需要三年甚至五年学习。另一个是智能驾驶领域,特斯拉的算力达到了720TPOS。”

SU7与Model3焕新版竞争的决心不仅体现在配置上,还有价格上。

谈及定价策略,雷军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坦言:“小米SU7配置比Model3高很多,高不是我比马斯克有能力,是砸钱砸的。我知道小米汽车的盈亏点,也知道一开始肯定亏损,但究竟亏多少要找到那个点。我们原来思考定价是22万9,后来成为全民运动,我们也不知道什么价格合理。我认为小米SU7配置比Model3好很多,便宜三万为什么卖不掉车?”

目前,各大车企都在用尽方法控制成本,然而在纯电市场中,除特斯拉外,几乎没有车企实现盈利。一位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的制造技术以及制造工艺的成本控制水平很高,仍然保持行业领先。

面对激烈的竞争,雷军依然抱有信心。在雷军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解决了电动化问题,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汽车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小米SU7的发布代表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小米在OS、AI、机器人等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力都将逐步应用到小米汽车上。

雷军认为小米SU7的目标用户有几类。分别是要给车辆升级的Model 3用户;要体验下智能科技的34C(宝马3、奥迪4、奔驰C)用户;买了SUV把家庭照顾好后,为自己买一辆心仪轿车的有追求、有品位时代精英;此外,小米汽车支持苹果生态,中国苹果用户很多,苹果不造车后,小米汽车将成为苹果用户的重要选择。

笔者注意到,在小米品牌影响力的夹持和产品价格影响下,小米汽车门店客流量开始攀升。笔者从北京市小米汽车门店获悉,发布会当晚,一名销售接待了约30组客户,其中大多数是观望来看车的人。

另据小米汽车方面数据,小米SU7开售后4分钟大定突破1万个,开售后7分钟大定突破2万个,开售后27分钟大定突破5万个。

这庞大的预定量无疑超出了市场预期。不过,小米汽车表示定金七日内可退,究竟最后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仍是未知数。

造车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涉及到智能、工业等多种技术的庞大工程。正如雷军所说,造车三年最大的感受是造车太难了,难到连苹果这样的巨头都放弃了。小米的目标是要造一台梦想之车,智能科技、驾驶质感缺一不可。雷军说:“正是北京这片沃土造就了小米汽车,造车一定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