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新势力最快IPO纪录,极氪收获首日近35%涨幅

来源 | 财经E法 文| 邓思邈 编辑 | 郭丽琴  

2024年05月11日 16:25  

本文5127字,约7分钟

背靠母公司吉利,极氪在现金流、硬件、底盘操控方面都拥有独特优势。

当地时间5月10日一早,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

数据显示,极氪IPO首日开盘价26美元,盘中较IPO发行价一度上涨39.8%。截至收盘,极氪股价报28.26美元,相比发行价涨了近35%,相比开盘价上涨8.7%,市值达到69.97亿美元(约合506亿元人民币)。

极氪股价走势

据极氪官方消息,因获超额认购,极氪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累计发行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对应10份普通股),募资约4.41亿美元(约为31.9亿元人民币)。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415万股ADS,募资约5.07亿美元(约为36.6亿元人民币)。

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豪华智能纯电品牌,其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IPO的最快纪录——从2021年4月15日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37个月。

公开信息显示,蔚来汽车从成立到上市用时约45个月,小鹏汽车用时约74个月,理想汽车用时约60个月,零跑汽车用时约81个月。之所以极氪能创最快上市纪录,“主要凭借吉利在技术、渠道、资金等方面给予的全力支持,吉利将整个集团的研究实力集中到了极氪身上”,一位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外界公认的极氪灵魂人物是董事长李书福。他于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早年带领吉利成长为一家汽车头部企业,并在2021年创立极氪品牌,进军高端电动车。

极氪先后推出5款车型,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15%。2021-2023年极氪三年累计净亏损204.3亿元。截至2024年4月底,极氪已累计交付车辆超24万台。

对于这次成功IPO,极氪CEO安聪慧表示,“极氪是一个全球品牌,选择在纽约上市进一步展示了其全球化的能力”。极氪官方同期表示,此次成功在美上市,将有助于资本市场重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价值。

前述分析师认为,极氪可能会是最后一家去美股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品牌,并且极氪后续应该会采取跟“蔚小理”(指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企业)相同的资本运作策略,即先在美股上市,然后再回到国内上市。

IPO一波三折

据吉利汽车最新发布的公告,极氪每股ADS的初步发售价定为21美元,位于先前公布的发行区间18美元-21美元/ADS的顶端。根据发售计划,极氪将于行使任何超额配股权前发行及出售2100万股ADS,相当于极氪已发行股本(按悉数摊薄基准)约8.0%。每股ADS相当于10股极氪股份。

根据超额配股权,包销商将拥有购股权可购买最多额外315万股ADS。包销商可于极氪招股章程终稿日期后30日内任何时间悉数或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假设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根据极氪发售将予出售之ADS总数将为2415万股ADS,相当于极氪已发行股本(按悉数摊薄基准)约9.1%。

按照极氪最新提交的招股书,吉利将认购约1290万股ADS,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将认购约47.6万股ADS,宁德时代将认购约90.9万股ADS。极氪背靠吉利,Mobileye和宁德时代都是极氪的“老朋友”——据招股书介绍,极氪在现有车型上采用了Mobileye的智能驾驶芯片,后续还将继续深化与Mobileye的战略合作;同时,极氪还称其与宁德时代、博世和Aptiv(安波福)等供应商关系深厚。

关于此次IPO募资用途,招股书介绍称,将有约45%即对应1.891亿美元用于开发更先进的纯电动技术,以及扩大产品组合;与此同时,将有约45%即对应1.891亿美元用于销售和营销,以及扩大极氪的服务和收费网络;剩下的约10%即对应4210万美元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以支持极氪的业务运作和增长。

从最新披露的股权结构上看,李书福是极氪最大股东。招股书显示,在IPO发行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持股比例达到80.4%,发行后李书福持股比例将会被稀释到78.8%。公开资料显示,吉利系公司已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8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极氪此番上市后,李书福旗下已拥有9家上市公司。

极氪主要股东。来源:极氪招股书

极氪的美股上市计划一波三折。此前的2023年11月,极氪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启动上市。但有消息称,由于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估值预期不匹配,所以彼时极氪暂时搁置了半年前筹集约5亿美元的上市计划。更早之前的2022年12月,另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爆料称,极氪希望在当时的IPO中筹集超过10亿美元资金,寻求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即低于前一轮(A轮)融资时的130亿美元估值。

投资研究网站Seeking Alpha前分析师Bamboo Works最新发文表示,极氪先是暂停了在美国的IPO,后又突然加速上市,显然是为了在情况变得更糟之前上市,“此次IPO将发生在普遍缺乏活力的市场中”——美国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有6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了IPO,筹资额为4690万美元,与去年的4.28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前述分析师对极氪赴美上市持乐观态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故事对于美国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得相对比较好,政策上也给予一定扶持,而且极氪的汽车交付量也表现不错”。

极氪有何优势

据招股书披露的关键指标,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相比同行,背靠强大母公司吉利,极氪在现金流、硬件、底盘操控方面都拥有独特优势。

极氪目前在售车型均为纯电车型,按照推出时间先后,分别包括极氪001、009、X、001 FR、007、009光辉,现有车型最低起售价为18.98万元。今年4月极氪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号称“宝宝巴士”的MIX车型,安聪慧在纽交所上市仪式中表示,极氪与谷歌旗下L4级自动驾驶公司Waymo合作定制的车型即将进入美国出行市场。

关于极氪所瞄准的纯电动车市场前景,据极氪招股书援引的Frost & Sullivan报告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纯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从150万辆增加到104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62.3%。全球纯电车市场还将继续扩大——到2028年将达到2690万辆。在中国,2023年中国纯电车销量达到约630万辆,这一年里纯电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例达到69.2%。由此,中国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纯电车市场,占全球总销量的60.4%。

不过,“极氪所在的市场面临较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欧翌汽车供应链开发部工程师刘玉军表示。另外,在招股书里,特斯拉Model Y、小鹏G6、大众ID.4、蔚来ET5和ES6、宝马i3和iX3、阿维塔11、奔驰EQE等车型均被列为极氪的对标车型。

招股书显示,极氪自2021年10月开启首批量产车型交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共交付了196633辆新车,今年前4个月一共交付49148辆新车,截至今年4月底极氪共交付新车超24万辆。

来源:据极氪招股书和微信公众号整理

对比其他造车新势力,蔚来今年5月9日刚刚下线了第50万台量产车。截至今年4月底,理想累计交付超73.9万辆新车,小鹏累计交付超43.1万辆,零跑累计交付超34.8万辆。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营收方面,招股书显示,极氪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总收入分别为65.3亿元、319亿元和516.7亿元,毛利分别为10.4亿元、24.7亿元、68.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9%、7.7%和13.3%。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极氪2023年的13.3%毛利率并不算低——理想2023年毛利率为22.2%,蔚来为5.5%,小鹏为1.5%,零跑为0.5%。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不过造车并不是极氪的唯一主营业务,以2021年为例,汽车销售收入占该年总营收的23.7%,电池组件业务占总收入的32.6%,研发服务业务占43.7%。随着2022年新车逐渐开始走量,汽车业务才成为了极氪营收的主力军——汽车销售收入占2022年总营收的61.7%,2023年占总营收的65.6%。

来源:极氪招股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极氪收购的两家公司有关。据招股书介绍,2021年10月极氪收购了宁波威睿51%的股权,该公司创建于2013年,此前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驱总成和电池)的生产和研发,合作车企包括吉利旗下众多品牌,如路特斯、极星、沃尔沃、极氪、smart、领克、吉利银河、几何等。

另外一家,是极氪2022年2月从吉利控股手中收购的CEVT公司。极氪收购了其100%股权,该公司全称是Zeekr Technology EuropeAB,指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于2013年在瑞典成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软件系统、模块化和虚拟工程的研发与创新。

目前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仍未扭亏,极氪也不例外。招股书显示,极氪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录得45.1亿元、76.6亿元和82.6亿元的净亏损,三年累计净亏损达到204.3亿元。极氪在招股书中称,其无法保证未来公司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来抵消运营开支。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前述分析师预测,极氪的亏损面未来大概率会收窄,但扭亏为盈还需要时间。

刘玉军表示,车企处于亏损状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车企打价格战,通过降价来换取市场份额,导致单车毛利降低;二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车企需要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下功夫,致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三是由于欧美的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所以各车企目前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不过对于这次极氪在美IPO,Wedbush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资深股票分析师Dan Ives表示,中国车企后续将积极向欧洲市场出海,具体可以参照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动向,“向美国市场扩张只是时间问题”。

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极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算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极氪研发费用分别投入31.6亿元、54.5亿元、83.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共有16645名员工,其中研发岗位员工占总数的44.6%。

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招股书介绍,极氪纯电车型主要基于SEA浩瀚架构开发。SEA是吉利自研的一套开源、电动和模块化平台,可以实现从A级车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满足轿车、 SUV、 MPV、掀背车、敞篷跑车、皮卡和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等车型的开发设计,轴距覆盖在1800至3300毫米之间。除了极氪旗下车型采用该架构,公开资料显示,奔驰和吉利联合打造的Smart精灵#1、百度和吉利联合打造的极越01、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银河车型都用的是这一架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6亿元人民币。作为对比,根据官方披露,截至2023年年底,理想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13.3亿元,蔚来为554.3亿元,小鹏为457亿元,零跑为193.9亿元。

对此差距,刘玉军分析表示,极氪有母公司吉利为其输血,现金流少也正常,短期内极氪现金流也不可能会断;而蔚小理这一类造车新势力面临较大生存压力,所以愿意出让股份去换取更多流动资金。前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并表示“一级市场不太好融资,上市的话融资操作空间会更大一些。”

关于公司未来业绩预期,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在吉利2023业绩会上宣布,极氪2024年要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极氪CEO安聪慧则表示,“对全年23万辆交付目标充满信心”,这意味着相较2023年约11.9万辆的交付量,2024年要实现翻倍。

前述分析师认为,极氪未来还有很多新故事可讲,“汽车销量和新车规划将会对股价产生直接影响,今年前4个月极氪销量表现不错,希望接下来的订单量能延续这一趋势。”他还表示,电动化上半场,吉利在硬件、底盘操控方面给了极氪很多支持。至于下半场智能化的角逐,极氪也在努力,目前已经跟Mobileye、博世在智能驾驶方面展开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