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中国商务部服贸司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下称“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主要调整涉及锂电池材料的相关技术。
征求意见稿中,目录删去三项涉及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条目,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条目,修改有色金属冶金技术条目,新增了该条目下的控制要点,对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制备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新增的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管制涉及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控制要点主要是粉体压实密度、容量、平均电压和库伦效率等关键参数。
对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的管制主要控制要点是高压实密度,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控制标准是30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根据粉体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可分为五代,第一代2.10—2.30g/cc,已经基本淘汰;第二代2.40—2.50g/cc,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第三代2.50—2.60g/cc,目前增长较快,是高端铁锂电池的重要材料;第四代2.60—2.70g/cc,刚刚实现批量出货;第五代2.70g/cc以上,处于客户验证阶段,尚未批量出货。
根据上述分代标准,粉体压实密度≥2.58g/cc的管制标准属于三代末,接近第四代的水平,对应的是具有超快充、高密度的高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是当前市场应用的最新技术,而非主流技术。
磷酸锰铁锂的管制要点为30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首次库伦效率≥90%,0.1C可逆容量≥155mAh/g,0.1C平均电压≥3.85V,1C放电容量保持率≥97%,2C放电容量保持率≥95%。相比磷酸铁锂,多出了平均电压、放电容量保持率两个指标。
这两个指标主要针对磷酸锰铁锂的技术要点。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的主要优势就是电压提升,磷酸铁锂的工作电压一般在2.5V—3.65V,磷酸锰铁锂的工作电压提升至3.8V—4.1V,电压升高可提升15%~20%的能量密度。但磷酸锰铁锂在容量保持率方面比磷酸铁锂要差,如何提升容量保持率是这种材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壁垒。
磷酸锰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材料电池,当前实现装车的只有奇瑞星纪元和智界的相关车型,采用的是宁德时代提供的混合三元和磷酸锰铁锂的M3P电池。其他电池企业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大多将在2025年批量出货。当前中国企业在这种新材料上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征求意见稿当中的管制要求,相关制备技术基本都需要限制出口。
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磷酸铁锂工厂已经投产的只有龙蟠科技的印尼工厂,其当前产品的技术标准低于征求意见稿当中的管制水平。此外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的摩洛哥工厂,湖南裕能的西班牙工厂,国轩高科、万润新能的美国工厂都处在建设过程中,可根据申请出口许可的情况调整产线技术水平,不会因出口管制受太大影响。当升科技的芬兰项目原来规划了30万吨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产能,但其一期规划只有6万吨三元材料产能,铁锂是远期规划,当前几乎没有影响。
有色金属冶金技术项下新增的电池技术相关管制要点是锂盐制备技术,包括锂辉石制备碳酸锂、氢氧化锂的相关技术,金属锂及锂材制备技术,盐湖原卤直接提锂和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
这些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当前并不具有独占优势,优势主要是效率高,比如赣锋锂业的氢氧化锂和金属锂制备技术全球领先。另外中国锂盐企业更愿意将锂精矿运回国,在国内生产,因为国内的能源成本和生产所需的其他必需化学品价格都更有优势,且锂盐主要客户也集中在国内。
对出口管制相对敏感的是原卤直接提锂和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这两类技术用于盐湖提锂,对盐湖来说,锂盐生产只能设置在资源地,因为盐湖卤水无法长途运输。所以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的盐湖资源,如赣锋锂业的阿根廷项目,宁德时代的玻利维亚项目,都需要申请相关盐湖提锂技术的出口许可。
如企业需要出口受限技术,须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技术出口许可,获批后进行实质性谈判并签订技术出口合同。合同签订后,向商务部门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出口许可证》,商务部门在收到申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如许可,将颁发技术出口许可证,合同自许可证颁发之日起生效。
根据此前石墨材料出口管制的执行情况,涉及电池负极制造的石墨材料出口许可都比较顺利,并没有因相关管制受到明显影响。而且征求意见稿中涉及的管制技术,目前主要是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需要申请出口许可,尚无向海外企业转让受限技术的情况,短期内技术输出管制对中国企业影响有限。
受管制影响更大的将是海外企业,全球知名电池材料咨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电池原材料主管亚当·韦布表示,根据拟定的管制程度,这可能对希望利用中国技术生产锂化学品的西方企业构成挑战。
本文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