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公布新财政年度预算案,涵盖了公共支出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支持等多方面内容。目前,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一、科技变革提速、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香港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链接内地与海外的重要桥梁,国家惠港政策以及港府提振经济措施都为香港经济提供了支持。从此次公布的预算案来看,加大对创新科技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香港依然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各类政策刺激下,今年以来,赴港上市热度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已有41家内地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其中,有12家为“A+H”企业。上周,先导智能、奇瑞汽车、白鸽在线等企业纷纷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涵盖了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以及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不过,尽管诸多企业奔赴香港以期在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市场环境来看,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以应对市场的复杂挑战。
开年以来,港股创新药企的表现出色,多家企业股价翻倍。这背后,是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香港资本市场的独特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生物医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创新药研发成为各大药企竞争的焦点。而香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基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高度国际化以及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等优势,已成为创新药企上市融资的重要渠道。
【行业风向】
香港公布新财政年度预算案
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2025/2026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陈茂波预测,香港经济今年将继续温和增长,全年实质增长2%至3%,基本通胀率和整体通胀率预计分别为1.5% 和1.8%。为巩固特区政府财政实力,预算案提出“强化版”财政整合计划,包括至2027/2028年度累计削减特区政府经常开支7%。
目前,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为此,预算案中提到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等多项措施。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优先为北部都会区投入资源,重点产业包括创科、高端专业服务和现代物流、专上教育、文化体育及旅游,并采用更多元的发展模式,试行“片区开发”,已预留37亿港元加快完成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设施。
针对人才、企业引入问题,陈茂波表示,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自成立以来,已引进66家重点企业来港,其中8成已经或正筹划建立全球或地区总部。此外,投资推广署去年成功吸引超过五百家内地和海外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增长超过四成,预计可带来超过677亿港元的直接投资。截至去年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43万宗申请,批出超过27万宗,共有约18万名人才到港。
香港交易所2024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增长9%
香港交易所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显示,2024年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23.74亿港元,同比上升9%,创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显示,其资金的投资收益净额为17.48亿港元,同比上升18%。股东应占溢利为130.5亿港元,同比上升10%。
香港证监会建议放宽主要交易所买卖衍生工具的持仓限额
据香港证监会官网,为紧贴市场发展,香港证监会建议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为基础的交易所买卖衍生工具的持仓限额,今天就建议展开谘询。为利便市场参与者对冲风险,有关建议会将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分别提高50%、108%及43%至15000、25000及30000份对冲指定资产价格转变风险的持仓。
汇丰将港交所目标价由375港元升至411港元
2月28日,汇丰研究发布报告称,港交所去年业绩符合预期,管理层对新股展望充满信心,亦料今年将会推出南向交易人民币柜台。该行维持其评级买入,将目标价由375港元升至411港元,并上调港交所今年日均交易量预测至1860亿元。该行认为,来自新上市公司和互联互通计划扩展的利好因素,将有助于保持港交所的换手率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A+H”上市潮持续升温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2个月,已有41家内地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其中,“A+H”上市热情持续提升,有12家为“A+H”企业。机构报告指出,A股上市公司推动的“A+H“双重上市潮,不仅帮助中国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加强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两地上市也有助于企业连接全球投资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活跃度。
【大公司动态】
先导智能、奇瑞汽车、白鸽在线等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智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本次拟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另据港交所文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华泰及广发为联席保荐人。同日,保险科技公司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民银资本、中银国际。此外,周六福珠宝重新提交IPO文件。中金和中信建投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多家港股创新药企开年股价翻倍
2月25日晚间,科济药业宣布获得了珠海软银新创一笔8000万元的投资。这次被视为国内版“Newco”交易在次日迅速点燃二级市场的热情,当天公司股价暴涨21.39%,报收16.8港元/股。
在开年以来的这一波港股创新药企行情中,科济药业涨幅达到了88%,而和铂医药的涨幅则达到了184%。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港股医药板块正在快速修复估值。医疗保健板块中,有35家公司涨幅超过了50%,涨幅TOP10的十家企业均实现了股价翻倍。
壁仞科技回应拟在港股IPO:不予置评
有消息称,AI芯片制造商壁仞科技据悉考虑在香港进行3亿美元IPO。对此,壁仞科技方面表示:不予置评。2024年9月,壁仞科技曾在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国泰君安。
小菜园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小菜园发布公告,公司已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定并将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自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恒生综合指数是一项全面的香港市场指标,涵盖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公司总市值最高的95%,可以用作指数基金、互惠基金及业绩表现的基准。
消息称中国电动卡车制造商质子汽车考虑香港IPO
相关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电动卡车制造商质子汽车科技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可能筹集约2亿美元。质子汽车在与潜在顾问进行磋商,以帮助为潜在的股票发行交易做准备。相关考虑仍在进行中,最终也可能不会进行IPO。
消息称紫光股份已选择银行安排10亿美元香港上市事宜
2月27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IT服务公司紫光股份已选择法国巴黎银行、招银国际和中信建投安排在香港第二上市计划。据此前报道,总部北京的紫光股份可能通过IPO筹集约10亿美元。因信息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更多银行或参与到上市工作中。紫光股份和上述银行的代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小米股价高位巨震 百亿空头或正遭外资“极限逼仓”
2月27日,小米股价收跌5.68%,全天振幅近13%,总成交456.32亿港元。近一个月以来,港股小米集团净买入席位最高的是汇丰银行、其次则是花旗银行,期间两家合计净买入超2亿股,主导买盘力量。而以港股通为首的内资则是减持居多,沪港通、深港通近一月累计卖出小米集团约5250万股。这也意味着在小米股价高歌猛进的背后,外资更有可能是本轮行情的主要推手。截至今日,港股空头对小米集团仍有高达3.49亿股的未平仓股数,以近一个月的均价测算,存量沽空金额超百亿港元,并且还在被小米不断走高的股价逼空。
百度或计划发行首只点心债
知情人士称,百度最早可能在香港发行首只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点心债),最近几周,该公司与银行家讨论了发行五年期和十年期债券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