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随着国家表态力撑股市,中国香港特区恒生指数高开329点,开报20157点,重上二万关,早段曾升600点,一度回升至20400点水平。
上午11时左右,恒生指数升约310点,报20138点,成交1838亿元(港币,下同),科指升4%,报4579点。截至中午12时《财经》记者发稿:恒指半日反弹312点,报20140点,成交2266亿元,科指升3.6%,报4558点。
当日上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则在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美国宣布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向中国香港特区产品加征34%关税,连同早前加征的20%关税,累计征收54%关税。
“中国香港特区除了面对全球风险,在转口贸易和物流业亦会面对压力,对外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及跨境电商等,短期无可避免会受影响。”李家超指出。
李家超亦透露了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将从七个方面进行应对,包括:全面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香港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加大发展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把握好多国需要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以及继续为业界提供支持协助企业应对挑战。
在资金进驻中国香港特区方面,港股此次震荡至今,亦有两个现象备受各方关注:
其一,4月7日,随着环球股市波动,一向买卖自由的港股市场亦未能幸免,下跌3021点,成为自1964年恒指推出至今最大的单日点数跌幅。但全日主板成交额近6209亿元左右,超越2024年10月8日的6207亿成交,再创单日新高。
其二,港元汇率逆势走强,亦得到各方重点关注。截至4月7日晚9时左右,港元汇率在7.7692兑1美元水平徘徊,较前收市(7.7000)升54点。
4月7日傍晚,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在相关发布上透露:港元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保持稳定,港元兑美元处于强方,货币市场运作正常。“香港金融体系也相当稳健,交易畅顺有序,未发现任何对香港市场造成系统性影响的不正常行为。”
对于高度关注金融风险的当地监管体系而言,以上两个方面都被认为是利好,即虽港股跌幅很大、但承接力亦强,在卖出同时亦有强大资金入巿。且港汇指数亦高,显示资金没有外流。
针对美国向全球加征关税,当地金融业界此前至少有两层担心:其一,可能酝酿成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在资产价格大幅变动下,部分对冲基金及量化基金,需要减磅避险、撤资离场;其二,如紧张情绪引发通胀进而导致息口变化等,也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与此前港股所遭遇的数次更为剧烈下跌相比,4月7日的港股震荡,则被认为属于“预计之内,美股近日累积巨大跌幅,近期港股升得强劲,回吐并不奇怪”。当地一位券商经理亦表示,“与美股相对过高的市盈率(P/E)相比,中国香港股市的市盈率不高,大跌也应有反弹。有些股票可能是被过分超卖了。”
“港汇强势到触及强方保证,这反映资金虽对股市有一定担心,却没有流出去别的地方,只是改持现金而已。”这位人士也表示。
所谓强方保证,涉及香港金管局通过自动利率调节机制及履行兑换保证的坚决承诺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简单理解,这一现象预示资金流入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