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后,从国家队、险资,到上市公司、社保基金,多路护盘资金迅速出动,宣布增持A股。
多重利好刺激之下,4月8日,A股扭转颓势,三大股指集体反弹。沪指上涨1.58%,重返31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64%、1.83%。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1.6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352亿元,全市场近3300股上涨,农牧饲渔、食品饮料、商业百货板块掀涨停潮。
多路护盘资金出动
在周一的“惊涛骇浪”中,“国家队”率先出手护盘。
4月7日,中央汇金公告称,已再次增持ETF,未来将继续增持。之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也宣布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
4月8日,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也做出声援,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中央汇金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
与此同时,A股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计划公告,为资本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作为中长期资金,险资和社保基金也在行动。
4月8日盘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
富国基金测算显示,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盘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公告称,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
长城基金认为,从反应速度和力度看,各方都已有充分准备,形成市场的托底力量。
多只股票型宽基ETF继续放量
从护盘资金的公告中,可以看到ETF是重要的增持对象之一。
继前一日成交火爆后,4月8日,多只股票型宽基ETF继续放量。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成交额达216.69亿元。此外,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嘉实300ETF的成交额也超过100亿元。
“市场的稳定需要大规模资金净流入的支持。”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分析,从2025年全年的角度来看,除了中央汇金等机构,其它长线资金将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将持续稳定地进入A股市场。
根据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瑞银证券估算,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万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
孟磊认为,长线资金作为市场的压舱石,其管理风格稳健,投资期限长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权风险溢价。
“市场调整后,在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中长期向上有弹性。”展望后市,长城基金分析,若关税政策掣肘出现,市场可能进入边际改善多于边际恶化的时间窗口,改善来源包括可能的关税调整缓和、国内消费刺激加码、中国经济外循环突破等,现阶段虽“惊涛骇浪”,但中国战略机遇期可能展开。
防御板块受关注
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孟磊指出,当前沪深300指数和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1.7x和13.8x,分别较五年均值低0.7个标准差。此外,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风险溢价仍比长期均值高出1.7个标准差,接近历史最高点水平。
“放眼全球,当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较之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着12%的折价,低于21%的溢价这一历史平均水平。”孟磊认为,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韧性。
“从历史经验来看,外部冲击一般不改变股市的运行趋势。”万家基金提到,2019年5月和8月两轮关税升级,对股市影响均非常短暂,2020年疫情的重大外部冲击,也未能改变当时股市震荡走牛态势。
在长城基金看来,虽然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仍存,但在上述利好带动下,由资金面驱动的大盘价值或相对稳健,高质量+高盈利分红资产或占优,“短期看,关税风险下的大跌或提供低位布局时机,但需注意,节奏比方向重要,方向比基本面重要”。
“中期维度,还需要观察关税协商谈判结果以及二季度政策对冲情况。”博时基金认为,从节奏上来看,4月的政治局会议将是重要的时间窗口,储备的稳增长政策或将提前,以内需拉动对冲外需影响,消费、地产、基建等或是政策重要方向。
配置方面,博时基金建议,短期或可关注贸易依赖度较低以及股息率较高的防御板块。
孟磊建议投资者在“价值”和“成长”两者之间进行战术性再平衡,“短期内,市场情绪受制于美国宣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全球股市波动,我们认大盘股可能在短期内因其相对较高的防御性而跑赢市场。在行业偏好方面,我们在战术上看好受益于国内政策利好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