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手段,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自设立以来已有近半年时间,并于近日加速落地。
2025年4月9日,国际医学(000516.SZ)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国家对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国际医学拟将回购股份资金来源由“自有资金”调整为“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
国际医学同时称,已取得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出具的《回购增持贷款承诺函》,后者承诺向国际医学提供金额最高不超过4450万元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贷款业务期限三年,具体贷款事宜以双方签订的相关合同为准。
2025年4月9日,工商银行也表示,近日组织开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服务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等各类需求,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
“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及储备项目近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有力支持央国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优化资本运营等各类需求。”工商银行称。
建设银行也表示,近期成立股票回购增持专班,着力推动对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等各类金融服务工作,已与超过80家意向企业对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着力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
“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服务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近70户,涵盖国企、央企、民企等企业,涉及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客户,加力提升对上市公司金融供给质效。”建设银行称。
中国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已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6亿元。
邮储银行相关人士称,各分行通过多种形式走访对接企业,摸排上市公司业务需求,并开通业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其中,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利用三天时间完成了首笔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的授信批复,并成为系统内首家为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分行。随后,北京、山东、浙江等多家分行也实现了业务落地。
全国性股份行层面,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5年4月9日,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同时,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需求摸排-方案设计-贷款投放”全流程提速,支持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回购增持、市值管理需求等。
此外,多家银行均表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扎实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2024年10月,据多部委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21家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贷款首期总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
截至2025年4月10日上午11时,上证指数为3217,涨逾1%;深证成指为9762,涨逾2.3%;创业板指为1907,涨逾2.5%。
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和支柱。2025年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公告显示,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四家银行的募资总额分别为不超过1050亿元、16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同在近期,邮储银行、华夏银行、成都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增持行动及增持计划。
2025年4月8日,邮储银行公告称,控股股东邮政集团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991.02万股A股股份,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此次增持后,邮政集团持有邮储银行621.95亿股A股股份和8070万股H股股份,合计持股数量为622.75亿股,占邮储银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62.80%。
2025年4月8日,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实际控制的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使用其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
(《财经》记者张颖馨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