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会呼吁区别对待中国香港,李家超重申保持自由贸易政策

来源 | 《财经》杂志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2025年04月15日 14:44  

本文1766字,约3分钟

除指出中国香港目前身处夹缝中的困境,香港美国商会也指出了为何要差别对待中国香港的多点原因

“美国最近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后果。作为自由经济和贸易的长期支持者,中国香港目前却处于夹缝之中。”

4月14日,在一份公开呼吁中,香港美国商会(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AmCham HK)作出上述表示。其指出应以细微差别方式(nuanced approach)对待中国香港,以体现其独特地位、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作用,而这对促进合作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从4月初至今,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则在不同场多次着重谈及同一主题:地缘局势发展困扰全球贸易前景。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短期内中国香港特区亦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资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动。

“中国香港目前的困境是不幸的(Hong Kong’s current predicament is unfortunate)”该商会称,其也指出了为何要差别对待中国香港的几点原因:

首先,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中国香港属于单独关税区,监管和贸易法律框架有别于中国内地,贸易伙伴作出贸易政策决定时应分开考虑;此外,中国香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经济及贸易地位与其他WTO成员看齐;另外,中国香港继续维护自由港地位,对美国或其他贸易伙伴没有开征进口货品关税,也无实施关税配额。

中国香港《基本法》第112条列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港币自由兑换。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市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障资金的流动和进出自由。在此基础上,中国香港还继续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地位,可以“中国香港”身份参加国际组织和贸易协定。

成立于1969年的香港美国商会,目前是中国香港最大的国际商业团体,其拥有2000多个会员,包括众多知名跨国公司。2024年底,该商会还曾与深圳方面的相关官员商谈如何通过定期会晤机制,让更多在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拓展与深圳合作的商机。

香港美国商会也同时分析了中国香港与美国在各个方面的经贸关系:2024年,美国对中国香港的商品贸易顺差为219亿美元,美国与中国香港商品贸易总额估计为338亿美元,中国香港为美国提供了接近14万个工作岗位,涉及从农业到时尚和制造业等广泛领域。在此基础上,“中国香港作为全球服务中心,也与美国有着重要的服务关系”。

再从机构方面来看,据香港美国商会透露:位于中国香港的美国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和当地分支机构数量,已从2023年的1273家,增加到2024年的1390家,其在中国香港拥有约7.7万名员工。此外,“还有更多员工为中国香港或在美国有商业利益的跨国公司工作”。

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于2024年底公布的相关数据,对双方近年来的经贸关系,或可形成一定佐证:中国香港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曾在2018年上升至3570亿港元,但随后五年下跌24%至2023年的2720亿港元。中国香港输往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讯设备、电脑和电子产品。2023年,美国占中国香港整体出口市场的6.5%。

美国对中国香港的贸易情况则为:中国香港从美国进口货品的总额在2018年达到2310亿港元的历史高位,并在随后五年下降13%至2023年的2000亿港元。因此,2023年美国仅占中国香港进口货品总额的4.3%。

中国香港从美国进口的主要货品包括电信设备、电脑及电子产品,而葡萄酒及牛肉产品的进口也在近年来变得日益重要。

上述一系列局面出现背后,是从2020年6月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系列法令及新规,针对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非美国人员和金融机构,扩大可能受到美国制裁的覆盖范围。美国政府相关机构在实施有关出口管制新规后,开始撤销受《出口管理条例》规管的某些物品出口、转口到中国香港及在中国香港境内转让的许可豁免,令中国香港不再享有与适用于中国内地的许可豁免有所不同的待遇。

“中国香港将……没有特权,没有特殊经济待遇,也不会获得敏感技术的出口……美国将把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等同对待。”特朗普当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