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总值达292.5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战反制正对全球贸易流动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转向南美洲、欧洲和太平洋国家采购更多的肉类、奶制品和谷物。
当地时间4月15日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农场主正处于与中国贸易战的“前线”,但美国将保护他们。当天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与超过15个贸易伙伴讨论协议,一些协议可能“很快”就会宣布。对中国商品关税提高到145%后,特朗普表示正等待中国先行让步。“现在球在中国手里:中国需要与我们达成协议,而不是我们与他们达成协议。”
不过多位专家对《财经》表示,自特朗普开打新一轮关税战后,中国已大幅摆脱美国农产品的依赖性。谷物方面在历经了几年的调整之后已经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相对平衡状态。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战反制正对全球贸易流动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从中心位置滑落。摄/金焱
自2024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开始,美玉米对华装船数据连续数周为“零”。4月15日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商在上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轮240万吨大豆。知情人士称,这批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采购量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中国此次采购数量大且速度快,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4月11日,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之际,中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两项涉及猪肉和樱桃的农业贸易协议,扩大了西班牙猪肉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分析人士认为,该协议是中方可能放宽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调查的一个信号。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数据显示,西班牙是向中国出口猪肉及猪副产品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巴西,荷兰、丹麦和法国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和第七。
那些传统上是特朗普关键支持群体的基本盘、美国农民数月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成了美国关税针对的目标,美国农业部和对外援助资金被冻结或处于不确定状态,而驱逐非法移民的行动挤压本已紧张的农业劳动力市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15日开始软化立场,他说会让农民和酒店行业更容易。希望这些非法移民离开后再合法回来。
专业人士指出,中美关税战的表象下是一场农业体系现代化的竞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业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扩展到了全球范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链的日益复杂,全球农业竞争已经进入了“硬科技 + 供应链”的时代。
摆脱对美依赖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场。2024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21%。中国最新一轮关税反制中,美国大豆的原基础税率为3%,叠加3月加征的10%及本次新增34%后,总税率达47%。
大豆产业是美国对关税报复最为担忧的行业之一。当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时,中国通过从包括巴西在内的其他国家购买大豆进行报复。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美国对最大买家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下降了60%以上。中国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的努力,带来大豆贸易流的巨大改变。
中国产需缺口主要是大豆等饲料粮。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一方面着力提高国内大豆产能,在国内饲料行业推广节粮技术和蛋白替代,另一方面调整贸易结构,将大豆主要进口区域转移到南美。多措并举,当前中国对美国的大豆依赖度已经很低。
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美国大豆协会会长卡莱布·拉格兰(Caleb Ragland) 指出,美国全部大豆产量的50%用于出口,而去年中国购买了美国出口的52%。所以,去年每四排大豆中就有一排销往了中国。第一次贸易战每三排大豆中就有一排销往了中国。上次贸易战尘埃落定后,美国对华产量和出口量大约减少了9%,这些产量和出口量都被南美的竞争对手所取代。中国甚至在那里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桥梁、铁路和公路,而这些投资很可能无法收回。拉格兰最担心的是,可能会永久失去美国赖以生产的又一大块出口市场。如果没有国际需求,就必须在国内寻找更多用途,其结果将是,至少在短期内,由于需求低迷、供应过剩,农产品价格会下跌。美国农业经济正处于困境,不允许犯任何错误。
4月15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民间出口商向葡萄牙出口销售11万吨玉米,交付时间为2024/2025年度。但关税焦虑普遍存在。日前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作证时,担心其他国家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进行报复的共和党人接连发问,关税引发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对美玉米最新关税为,配额内税率从1%升至50%(叠加后),配额外税率从65%升至114%。2024年美国玉米仅占中国进口量的15%。美国玉米产品约有2%销往中国。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主席小肯尼斯·哈特曼指出,美国种植者可能会收获数十亿蒲式耳的玉米,却没有可靠的市场。现阶段中国玉米市场已逐步完成了替代品与内贸玉米交接工作,珠三角地区内贸玉米库存占比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从最低的不足一成已经达到了现在的六成,在种植结构调整、种业振兴等多方合力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已大幅降低对美国玉米的依赖。
此外,中国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其中水稻、小麦等主粮种子国产化率高,关税对这类基础农产品的种业安全影响较小。中国肉类对外依存度低,2024年为6.5%,生猪产能处于高位,供应相对充足。蔬菜和草籽是中国进口最多的种子,合计占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和总进口量的近八成,目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种子供应国,可能短期内需要寻找其他国家渠道替代。
美农民:耐心在耗尽
根据农业新闻网站AgWeb今年3月对近3000名农民进行的一项调查,略超过半数(54%)的农民表示,他们不支持特朗普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对美国农民而言,关税的增加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更少的市场机会。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主席齐皮·杜瓦尔(Zippy Duvall)指出,超过20%的美国农业收入依赖于出口,关税政策将使美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昂贵,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竞争力。美国大豆、玉米、小麦、生猪和许多其他农产品生产商是贸易战的主要目标。
关税政策将使美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昂贵,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竞争力。摄/金焱
在特朗普上任之前,疲软的价格和更高的成本就已成为农民们沉重的负担,以至于国会批准了100亿美元的新援助,美国农业部在3月初开始发放这笔资金。美国农民还需要依赖进口来获得化肥和其他农资,关税的增加将直接推高这些关键物资的成本,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的压力。美国农民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关税战时获得了全体纳税人的资金救助,但这次很可能拿不到救助金。即使各国关税反制措施迫使特朗普政府恢复其在总统第一个任期内向美国农民提供的救助,多位美国农民对《财经》表示,靠政府施舍不是长久办法。
日前,特朗普在暂停对其他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国的关税。对于那些担心与中国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将切断其最大出口市场的农民来说,暂缓征税的决定起不到多少安慰的作用。美国第一次贸易战从2018年持续到2019年,导致美国农民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为了帮助抵消这些损失,特朗普从农业部为稳定农业部门而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的补贴。但南方的大型农场和农民受益最大,这加剧了美国人对公平的担忧,让一些农民感觉受到了欺骗。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救援方案,一切都在考虑之中。在白宫内阁会议上,罗林斯指出,由于通货膨胀,农民和农场主一直在苦苦挣扎,他们对贸易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但他们支持特朗普的经济议程。
不过,越来越多的美国农民不堪失去中国这个出口市场,许多保守州的农业劳动者对针对他们的沉重经济打击苦不堪言,他们帮助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现在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已经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