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
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
4月16日,工信部官网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公告中提到,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日推进会中,有19家车企及华为参与,会议围绕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维度提出多项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不允许未经审批的公开测试,如“千人团”、“万人团”都要进行明确、充分验证和公示,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降低频繁OTA,做好版本的风险管理,验证充分再上车。对频繁OTA的企业要重点审查;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
【大公司动态】
OpenAI发布o3和o4-mini AI模型
当地时间4月16日,OpenAI宣布推出两款全新的AI模型——o3和o4-mini。据了解,o3是主要的新型推理模型,而o4-mini是更小型的版本。它们延续了之前o1模型的推理能力,并着重提升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o3会在响应用户提示前进行更多计算,以解决更复杂的科学、数学和编程问题。用户可以上传图像内容供AI分析和讨论,模型还能对图像进行编辑操作。o4-mini在价格、速度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两款模型均已向OpenAI付费用户开放。未来几周内,OpenAI还将推出o3的升级版本o3-pro,仅供ChatGPT Pro订阅用户使用。
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4月17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与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举行会谈。这是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日前,英伟达公告称,向中国(含港澳)与其他D:5 国家出口H20 芯片需获美国政府许可,并预计Q1 计提55 亿美元相关费用,包括库存和采购承诺等。黄仁勋在会谈中称,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全球正掀起一场激烈的人工智能竞赛,作为当代最具变革性的核心技术,AI对各行业发展的推动前景广阔,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推进技术应用,研发创新与能力提升,这必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跨境电商应用敦煌网意外走红美国
据香港《明报》网站4月17日报道,中美关税战持续,中国老牌跨境电商敦煌网(DHgate)近日受美国用户追捧,截至4月15日,其应用程序下载量在苹果应用商店美国区高居购物类第一,在所有免费应用程序中仅次于长期占据榜首的ChatGPT。据媒体报道,敦煌网手机程序DHgate从上周末开始用户激增。市场调查机构Appfigures的统计数据显示,敦煌网4月13日在苹果应用商店的单日下载量近12万次,较最近一个月的日均下载量增加7.3倍。
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元融资
4月14日消息,云鲸智能正式宣布完成1亿美金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创投跟投,并已正式启动Pre-IPO轮融资。据悉,本轮资金将优先用于云鲸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等,该产品预期将在2年内发布。
工信部谈DeepSeek等大模型“出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谈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火爆“出圈”现象时表示,这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的现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他表示,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实现了“智”变升级。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经实现了“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
近20支赛队逐鹿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开跑,届时将依据赛队名次高低,评定冠军、亚军、季军,并安排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据了解,部分人形机器人赛队已经到达北京智慧电竞中心进行训练和测试。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近20支左右人形机器人赛队报名。为了模拟比赛路况,现场设置了长度为1000米的跑道和部分坡道,以及5个户外充电区域,供人形机器人进行能量补给。
【科技前沿】
聚焦“AI生产力”主题,探讨AI发展四大趋势,2025酒仙桥论坛在京举行
近日,2025酒仙桥论坛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启幕。本次论坛从4月15日至4月20日为期6天,汇聚产学研各界领袖及头部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前景、创新应用、生态发展”三大核心领域,探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AI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如何推动AI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行业内备受重视的议题。在这场以“开启AI生产力元年”为主题的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从模型、数据、行业、算力四个层面,拆解了“AI生产力”话题。
作为AI时代原生国有企业和酒仙桥论坛主办方,北电数智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荆磊在欢迎辞表示,人工智能是驱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代际变化加速演变,产业范式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酒仙桥论坛也将成为产业各界紧密携手、务实沟通的平台,共同探索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与生态协同发展路径。会上,北电数智与中科闻歌、新华三、中科海光签署战略协议,将推动算力、数据、模型等核心资源在产业体系中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
国产脑机接口芯片实现新突破
4月18日,据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官微消息,海南大学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BCI)核心技术与系列产品,包括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神经信号调控系统及神经元定位系统。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为脑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注入“中国芯”动力。
据介绍,海南大学核心技术打破进口依赖,性能达国际顶尖水平。海南大学脑机芯片神经工程团队围绕侵入式脑机接口开发了多款核心芯片,包括:SX-R128S4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及刺激芯片,SX-S32高自由度神经调控芯片,以及SX-WD60低功耗无线传输芯片。上述芯片实现了对脑机接口信号采集、调控、传输的全链路覆盖,性能对标国际一线产品。
【资本洞察】
智谱启动上市辅导备案,成首家启动IPO流程的“AI大模型小虎”
首家启动IPO流程的“AI大模型小虎”出现。4月14日,智谱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中金担任辅导机构。据了解,智谱起步于2019年,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专注中文认知大模型,赋能应用,一直采取B端和C端双线并行的商业策略,也是六小虎中第一家押注AI Agent的公司。
面对DeepSeek的搅局,AI大模型六小虎走向分化。智谱方面曾回应称DeepSeek并未影响公司的商业化进程,融资节奏未放松。今年3月,智谱连获成都、杭州、珠海国资押注,AI一个月内三轮融资超18亿元。自成立以来,智谱已累计获得15轮融资。智谱CEO张鹏曾表示,“我们融了多少钱,拿了多少收益,其实都是AGI道路上盘缠。所谓盘缠,就是花掉这笔钱只为了通往目的地。”
霸王茶姬纳斯达克上市,成美股“中国茶饮第一股”
4月17日晚,霸王茶姬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CHA,成为首个登陆美股市场的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此次IPO最终定价为28美元,发行1468万份美国存托股票(ADS),募资金额4.11亿美元,上市首日收盘32.44美元,收涨15.86%。据悉,按32.44美元的收盘价计算,霸王茶姬市值59.54亿美元,在近年上市的新茶饮行业中市值排名第二,次于蜜雪冰城。
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额)为295亿元,较上年增加173%;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为25.15亿元。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较上年增加83%。2025年,霸王茶姬计划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新开1000-1500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