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减轻车身重量已成为行业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凸显了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性。4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格力智能装备与广东鸿图科技联合发布了在数控机床板块的最新创新成果——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通过技术协同、数据共享和产业链整合,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加速。
这款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前机舱、后地板、电池pack箱总成等大型零部件的加工设计。相比传统拼接式机床,它具备更高的刚性和抗振性,采用XYZ轴高速直驱技术,最大快移速度可达120m/min,加速度达1.1G,性能表现堪比跑车起步,为行业轻量化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数控机床作为格力电器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四大产品板块之一,素有"工业母机"之称,是衡量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机床精度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准确性和最终产品的质量,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汽车等精密制造行业中,高精度的机床更是至关重要。机床精度出现偏差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母机生产及消费国。工业母机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领域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国家制造业的战略基石。
尽管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高端领域仍存在短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钟成堡坦言,国产品牌在中低端设备方面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自主化仍是亟待突破的痛点。
他强调,国外先进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系统集成能力,更在于核心部件的自主化和协同设计能力。简单的外购部件组装模式,由于各部件参数已被定义,难以实现最优的系统协同。
针对这一现状,格力与鸿图推出了”精密铸造+智能加工"协同模式,通过技术协同、数据共享和产业链整合,有效加速了国产五轴机床在汽车精密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使得国外企业不得不适应中国市场。在李燕霞看来,这种合作模式有力推动了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装备市场的自主化进程。
展望未来,格力在数控机床领域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钟成堡表示,公司将在持续深耕汽车领域的同时,持续布局模具制造、消费电子和一般工业三大领域。2023年格力电器2039.79亿元的营收中,工业装备板块贡献约500亿元,标志着格力已逐步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多元化科技型企业的转型。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格力智能装备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关键战略领域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而且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革命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