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在5月初释放新信号,带来关税利好。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这是一项全球期待已久的消息。消息传出后,全球市场沸腾。
港股节后5月开门红,恒生科指收涨3%,欧美股指期货全线上涨。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期货涨逾1%。欧洲股指周五强劲上涨,受中美贸易谈判希望提振,同时投资者消化了大量企业财报。德国DAX指数收盘上涨2.6%,法国CAC 40指数上涨2.3%,英国FTSE 100指数上涨1.1%。中国资产雄起,中概股涨势更胜美股大盘一筹,离岸人民币在美股开盘后涨幅进一步扩大,一度较日低涨超700点、五个月来首次盘中涨破7.21。
原油短线转涨,黄金回吐部分涨幅。
贸易战的暖风叠加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意外强劲,共同推升风险偏好。摄/金焱
5月2日周五,贸易战的暖风叠加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意外强劲,共同推升风险偏好,美股、比特币及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等高风险资产价格也有所上涨。美股高开高走。标普500指数连涨九天,创2004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涨超1%。纳指涨1.51%,本周累涨3.42%;标普500指数涨1.47%,本周累涨2.92%;道指涨1.39%,本周累涨3%。其中,标普500指数、道指均连涨九日。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中美贸易僵局可能正发生转变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双方贸易谈判的前景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美国政府虽以鹰派为主,但他们必需考虑中国经济的体量、资源与市场维持价格稳定。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5月1日表示,两国政府之间曾进行过“非正式讨论”,并乐观地表示,“相关降低关税的事实表明我们非常接近取得前进所需的进展。”特朗普已表示,他预计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最终“不会接近”目前的145%。中国商务部在5月2日周五的声明中表示,已注意到美方近期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中方仍保持警惕。
市场情绪提振
2日当天,美国系列重磅经济数据刚刚出炉。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7.7万,大幅超出预估的13.8万增量,前值为增加22.8万;前两个月的数据被下修;美国4月失业率报4.2%,市场预估为4.2%,前值为4.2%。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而美元也收复失地。
多位华尔街人士对《财经》表示,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宣布的关税政策引发波澜,令市场担忧,但就整体而言,贸易战降温对中美双方都有利,因此中美双方有共同的动机进一步接触,打破目前僵局。
特朗普试图平息外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而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一季度出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收缩。
4月重磅非农就业数据仍强于预期,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不过PNC金融服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格斯·福彻(Gus Faucher)对《财经》表示,由于关税对经济造成压力,2025 年剩余时间劳动力市场将明显疲软。就业增长将放缓,但预计不会出现直接失业,未来几个月失业率预计将上升,明年将达到 5% 左右。
此外,交易员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近四次。高盛经济学家把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时间从6月推迟至7月,巴克莱经济学家也将美联储预期降息时间从6月推迟到7月,7月下旬降息可以让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看到更多有关劳动力市场演变的数据,届时关税和财政政策也会更加明朗。利率互换显示到6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35%,到7月降息25个基点的情境已完全被消化。美联储官员此前表示,在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之前,他们并不急于降息,并且根据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5月的下一次会议上将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4月就业增长分布广泛,普遍增加。医疗保健行业再度领涨,增加了5.1万人。交通和仓储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幅2.9万人,为去年12月以来最大,表明进口激增和经济活动增强推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企业纷纷加快行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关税。金融活动业新增1.4万人。
不过与此同时,制造业失去了部分岗位,该行业产出出现自2020年以来最严重的萎缩。美国4月制造业就业人口减少1000人,预期为减少5000人,前值为增加1000人。
据职业转型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周四发布的报告,2025年美国政府行业裁员数量在全美居首,截至目前已裁员约28.2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与DOGE的行动有关。经济学家预计,随着联邦支出削减影响到承包商、大学以及其他依赖政府资金的机构,美国可能会有至少50万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
挤压效应
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50:49的票数,未能通过一项阻止对全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投票。但其过程耐人寻味。这项“叫停”总统关税政策的表决,票数一度为49票赞成、49票反对,不仅民主党人集体支持,且有3名共和党人投出了赞成票。取消关税的表决原本极有可能通过,但因2名议员缺席而导致投票失败。
美国参议院以50:49的票数,未能通过一项阻止对全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投票。摄/金焱
最后50:49的结果,是动用了参议院议长、美国副总统万斯赶到国会大厦投出了一票。而投票结果,无疑展现了参议院内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巨大分歧。
自本届美国政府推出滥施关税的政策以来,各界人士持续警告,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美国民众。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后也不得不承认,其关税政策和贸易战可能将会导致商店里货架更空,商品价格更高,特别是玩具店。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近期预测,加征关税的国家和被加征关税的国家都将遭受经济损失,其他国家也将遭受附带损害。持续高关税会扭曲价格信号,进而阻碍全球提升生产率,对经济造成长期损害。
数据显示,今年4月,美国铜进口量激增至历史最高水平。包括Mercuria能源集团和Trafigura集团在内的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巨头,为了抢在可能出台的进口关税之前把铜运进美国,纷纷加快了运输速度。根据IHS Markit的高频航运数据,4月有超过17万吨精炼铜运往美国,创下该数据2014年开始记录以来新高。如果这一数据最终被美国官方的4月份贸易数据确认,将超过2001年11月创下的官方最高纪录,当时大约进口14.2万吨。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开始对贸易产生挤压效应,全球粮食价格在4月攀升至两年来的最高水平。据联合国最新报告,4月联合国追踪食品原材料价格的指数升至128.3,环比上涨1%,达到了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该指数仍远低于2022年的峰值,且其对零售终端的影响需要时间才能显现,但这一上涨趋势暗示,在食品通胀短暂缓解之后,更昂贵的食品杂货可能正在逼近。
在关税的重压下,另一个利好消息来自加拿大。当地时间5月2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预计5月6日下周二将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会面。卡尼表示,与特朗普会谈的重点将是眼前的贸易压力,以及更广泛的未来经济和安全关系。卡尼称,预计与特朗普的谈判将艰难但富有建设性。卡尼称,加美建立在稳步推进一体化基础上的旧有关系已经结束。现在的问题是,两国未来将如何合作,以及加拿大将如何继续前进。卡尼还表示,加拿大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