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3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月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累计进口9.3万辆,同比下降38.9%;其中3月进口量为3.8万辆,同比下降25.9%。
汽车流通协会在月报中表示,3月进口量“延续低迷态势”,其原因包括国产汽车崛起、进口车型加快国产化进程,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带来的不利外部环境。协会指出,随着中方对美单边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持续推进,进口汽车下滑态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进口乘用车销售量也在加速下滑。2025年1月-3月累计销售仅13.3万辆,同比下降19.6%。
进口乘用车数量和销量双双大跌,根本原因在于国产汽车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
针对1月-3月进口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
从细分车型来看,轿车和SUV这两个“进口大户”分别同比下降20.2%和19%。在SUV和轿车销量前十的车型中,各自只有三款实现正增长。宝马4系、奔驰S级等传统进口大户均呈下降趋势。雷克萨斯受益于降价策略及去年同期较低基数,其ES和RX分别守住了轿车和SUV销量第一,并实现正增长。
从价位来看,豪华汽车是进口乘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3月豪华品牌销量12.1万辆,在国产汽车不断攻城掠池的背景下,同比下滑19.2%。
以SUV销量排名第二的奔驰GLE为例,在理想L9、问界M9等本土新能源车型和宝马X5等海外品牌国产化车型冲击下,其2025年1月-3月销量下滑12.8%至3122辆。同时段问界M9销量则达2.28万辆。轿车方面,蔚来ET9、享界S9等国产新能源车型在配置上对标奔驰S级,以高性价比抢占了不少市场。
相比豪华车型,法拉利、宾利等超豪华品牌车型降幅更高,1月-3月总销量仅1058辆,同比下降24.1%。值得注意的是,法拉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豪车品牌也都纷纷缺席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
而与之相对,2025年1月-3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153.8万辆,同比增长16.4%;出口金额达25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增长势头。
智电时代下,中国市场作为全球车企的“健身房”,进出口一降一增的格局,展现的是市场结构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