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竞争回归商业本质 京东、天猫、抖音激战“618”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 | 文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05月09日 21:55  

本文2515字,约4分钟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没有几天,电商平台就开始吹响了"618"年中大促的号角。5月9日,笔者从淘天、抖音方面获悉,两大平台不约而同选择了5月13日晚开启大促,战线相较于去年的一个月一度拉长至37天。而京东则将“618”拆分成两个购物季,自5月13日启动“心动购物季”预热,将于5月31日晚正式打响618主战役。在延续低价抢夺下沉市场的同时,各家集体摒弃复杂玩法,以官方立减、价格直降等透明机制争抢消费者。

不容忽视的是,单纯的价格战已难维系电商平台持续的增长,争夺新用户与维护存量市场之间的平衡成为核心挑战。在双重压力下,电商平台的战略发生变化:对内,京东、天猫、抖音等加大对优质商家的扶持力度,通过流量倾斜、数据赋能等方式助力降本增效;对外,跨平台生态联动形成新趋势——淘宝与小红书的"内容+电商"融合、京东与B站的Z世代圈层渗透,与胖东来的供应链深度整合,电商平台正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历经近二十载,“618”大促已从单日营销节点演变为行业生态的持久战。价格直降的表象之下,实则是供应链效率、用户运营能力、生态协同水平的全方位比拼。当消费者不再被复杂算法困扰,当商家觅得确定性增长路径,当平台突破流量孤岛实现价值共振,这场始于价格战的商业博弈,正折射出中国电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嬗变——从野蛮生长的流量狂欢,蜕变为多方共生的价值进化。

价格力仍是主战场

今年的“618”年中大战比以往来得更早,竞争更为激烈,低价策略依然是电商平台争夺下沉市场增量用户的核心武器。但与往年热衷于营造氛围、制造营销噱头不同,今年各大平台纷纷选择简化规则,将“官方立减、价格直降”等透明化玩法推向主战场。

在具体玩法上,京东、淘天、抖音三大平台各显特色。其中,京东以“超多实惠”“超多惊喜”为主题,推出“满200减20神券”“跨店满减”等组合促销,并首次整合政府补贴与京东百亿补贴资源;淘天则大幅精简优惠措施,天猫仅保留“官方立减”这一核心玩法,基础折扣低至8.5折,最高立减幅度可达50%,且支持与品类券等跨店优惠叠加;抖音延续“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策略,并投入亿级现金补贴。

然而,当低价成为常态化举措、购物节逐渐失去新鲜感后,消费者对"简单真实"的需求倒逼行业变革。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坦言,留住用户的关键,在于将购物节势能转化为日常消费习惯,这需要平台通过优质服务、丰富商品供给和便捷体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这对电商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夯实供应链优势、深化厂商合作关系、优化服务体验,还需具备精准洞察消费趋势的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头部电商平台负责人告诉笔者,现阶段消费者需求呈现“理性化、碎片化”的特征,购物习惯从单一平台转向多平台分散,且更倾向于选择各平台优势领域——如天猫的生活百货、京东的家电数码、拼多多的生鲜等。这种分化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对细分需求的精准匹配。

“在此背景下,创新成为破局关键。文旅、户外、精神消费等新兴业态的崛起,印证了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该人士强调称,紧抓消费趋势、持续迭代产品,才能在分化市场中占据先机。

在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从价格内卷到生态竞合,从流量收割到价值深耕,今年"618"揭开了电商竞争新图景:低价仍是入场券,但决定胜负的已是供应链把控、需求洞察与业态创新的协同效能。这场战役的终局,或将重塑"低价竞争"的内涵——不再是数字游戏,而是商业本质的回归。

合纵连横成新战略

在流量红利渐趋平缓下,电商平台正面临增长逻辑的深层变革。单纯价格战已难以维系持续增长,如何在抢夺新用户与稳固存量市场间取得平衡,成为横亘在各大平台面前的必答题。今年“618”大促中,这一矛盾愈发凸显,平台纷纷将战略重心转向两大方向:对内深耕商家生态,对外拓展跨界联盟,试图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增长路径。

大促期间,平台对商家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升级。京东通过短视频流量加权、数字人免费直播等工具降低商家内容运营门槛,同步启动2000亿出口转内销计划强化供应链厚度;淘宝直播以20亿现金补贴精准投向品质商品与优质主播,构建差异化供给能力;抖音电商则通过"亿级现金+千亿流量"的资源包,在爆品孵化环节形成压强式扶持。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这种集体转向既是对"质价比"消费趋势的回应,更是缓解商家内卷的必然选择。存量市场竞争加剧下,唯有提升供给质量才能激活消费意愿。

与此同时,为突破流量天花板,平台加速拓展外部联盟。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打通"种草-转化"闭环,首次实现笔记广告直跳淘宝链接,将内容场域的流量精准导向交易场;京东则双线并进:携手B站渗透年轻客群的同时,与胖东来共建供应链产业基地,抢占高黏性社区消费场景。

国内某电商平台运营部的相关人士告诉笔者,在反垄断与降本增效双重压力下,平台间既竞争又共生的关系正在催生新型商业生态——京东物流与胖东来的产业协同聚焦实体赋能,淘天与小红书的流量共振深耕内容价值,本质上都是通过资源互补构建护城河。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分析认为,无论是京东借力区域零售龙头打通下沉市场毛细血管,还是淘宝通过内容平台重建消费决策链路,都在印证一个趋势:未来的电商竞争不再是孤岛式的单兵作战,而是生态体系间的多维较量。平台既要巩固自身核心优势,更需在开放协作中寻找共振点,这种动态平衡不仅重构了流量与用户的连接方式,更为未来电商格局埋下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