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流配送、紧急救援到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科技正突破地理界限,重塑不同产业形态。5月9日-10日,低空经济展览在香港数码港举行,12家企业及机构参与此次展出。其中,部份参展机构已入香港选特区政府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据香港数码港主席陈细明介绍,低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迅猛,已在各领域开始落地应用。在企业方面,不少内地企业积极来港参与低空经济建设,共同构建香港低空经济环生态系统,且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数码港培育的初创企业Alpha AI便利用自动无人机和AI技术检测大厦、基础建设和山坡,通过高解析度无人机图像及时发现有问题情况并通知应急人员,减少人员巡逻风险。该产品已入选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同样入选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还有顺丰速运所展示的产品。据了解,顺丰速运(香港)计划以方舟20无人机配送药物及其它物品至局部离岛地区,在为当地居民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协助特区政府制定低空经济政策和监管指标。
针对小型无人机续航普遍较短的难题,香港理工大学推出了飞行器母舰(AVC)与小型无人机协同作业模式,母舰将无人机运送至任务区附近释放,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返回母舰一同返航,既扩大了无人机的作业范围,又节省了能源,使其能够执行更持久复杂任务。
不容忽视的,现阶段香港发展低空经济并非没有挑战。陈细明直言,香港需尽快吸引对建立国际创科中心有帮助的企业和人才,包括产业人才基金等共建创科生态。
除此之外在技术和管理上,香港同样也存在提升空间。中国香港无人机总会主席杨景赏表示,在产业上游方面,低空经济涉及1千米以下的娱乐和经济活动,香港因人口密集,在低空环境中需解决干扰问题,除利用5G网络和降落伞外,还需探索其他技术,这属于产业链上游领域。在产业中下游方面,应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参与改良,同时还需关注科研,例如探索统一空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事实上,关于低空经济的想象远不止于此。作为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支持机构,以及特区政府委任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场地伙伴,数码港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随着数码港第五期落成,海滨公园范围内及码头附近将提供基础电力配套,以配合设置更多无人机充电及其他辅助设施。届时,无人机技术或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实现落地应用。
据香港数码港相关人士介绍,近期,数码港将与天文台、电算公司等进行协同,令无人机可以安全的配飞,同时网络供应商将从5G提升至5G-A进一步提升网络速度。五期落成之后,一方面将有更大型的供电系统实现快充无人机;另一方面无人机数量多时需要管理的系统,数据中心将提供3000P的算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对于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杨景赏表示,无人机应用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应用于楼宇检测等观察工作;第二阶段则利用小型无人机搭载修复机器人自动处理问题;第三阶段将是全面自动化系统,无人机自动巡检并借助末端机器人解决问题,如实现外卖无人机自动配送等,以提升效率与便利性。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