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蝶变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王延春 邹碧颖 孙颖妮 编辑 | 王延春  

2025年05月12日 12:00  

本文5916字,约8分钟

一片改革“试验田”可以让更多创新复制全国。在全球治理秩序重构的当下,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的抓手

驱车来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入口处,自贸试验区标志性大拱门犹如彩虹跨海。汽车驶过拱门,便进入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

天津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挂牌,是中国批准成立的第二批三个自贸试验区之一。其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涵盖了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十年前,这里开启了中国北方土地上一场全新的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改革试验。

据统计,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天津市1%的土地上,贡献了全市26%的新设外资企业、38%的进出口额和16%的税收收入。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