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54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营收总和为16.83万亿元,同比微降0.26%;归母净利润总和为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76%。408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75.53%。
2025年一季度,有2958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54.76%,其中有1307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20%,占比44.18%(1307/2958=44.18%)。从整体看,中国经济已经告别高增长,但某些行业、某些公司依然保持着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市值是市场结合现在与未来的诸多因素,对企业价值的综合评定。市值大幅增长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我们想知道2024年以来哪些公司的增长最为强劲。
本文的市值增长指的是,2025年5月8日的收盘市值相对于2024年1月1日收盘市值的增长幅度。我们在研究中忽略了小市值股票,只选择2024年1月1日市值大于200亿元的公司,总数为709家。表1列出了市值增长十强[排名中剔除了中航成飞(302132.SZ)以及国泰海通(601211.SH)。这两家公司在此期间增发股本超过了原股本数量的50%,所以其市值增长主要来源于增发]。
表1: A股市值增长十强公司
表中市值为2025年5月8日收盘价对应的市值
企业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倍数(PE),所以市值增长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增长,另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估值(市盈率倍数)上升。估值上升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市场意识到某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下面分别分析市值增长十强企业的营收、利润、增长以及潜在风险。
第一名 寒武纪 市值涨幅442%
寒武纪的市值涨幅远高于其他十强公司。寒武纪专注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产品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
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进口替代趋势带来了高性能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2024年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实现季度盈利;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5亿元,环比增长30.5%。
从以上盈利情况可以看出公司基本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实,2024年三季报数据已经显示出经营状况大幅好转。2024年三季度,寒武纪存货从2.35亿元大幅上升到10.15亿元。不难得知,寒武纪存货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为了应对订单的大幅上升。
寒武纪的市盈率是多少?这里按照动态估值方法,即用2025年的预测净利润来计算公司的市盈率。
关于2025年寒武纪的净利润,多家市场机构预测的中值为13.1亿元。按照当前寒武纪约300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超过200倍。如果寒武纪的高速成长期为四年,那么寒武纪需要在四年内把市盈率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如果市盈率50倍以内为合理范围,那么未来四年寒武纪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应该大于42%。
反而言之,如果寒武纪在未来四年中净利润复合增速远低于42%,可能导致价值重估。
第二名 光启技术 市值涨幅192%
光启技术在中国超材料市场中占据近90%的份额。超材料是一种特种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进行结构设计与改造,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
超材料在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比如,相较传统电磁调制技术,超材料技术可将装备的电磁调制性能提高10倍以上,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技术经常性损耗的问题,使得全寿命使用成本降低 50%。根据权威报告,2023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为14.3亿美元,光启技术在全球超材料核心厂商中以12.4%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2024年光启技术营业收入为15.58,同比微增4.3%。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1.8%;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这些增速看起来并不高,但2025年光启技术订单充足,且产能紧张的情况得以缓解,净利润有望大幅上涨。
关于光启技术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12.4亿元。按照光启技术目前约90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为75倍。如果光启技术2025年净利润达到了市场预期,由于企业具有高成长预期,75倍的市盈率也在合理范围之内。
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光启技术的新订单以及订单的交付情况。如果以上两者中任何一者不及预期,都可能带来价值重估。
第三名 瑞芯微 市值涨幅166%
瑞芯微是中国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系统级芯片(SoC)的重要供应商。我们可以把其产品理解为智能硬件的大脑,其主力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机器人、AR/VR等领域,并支持端侧AI推理。
瑞芯微凭借完善的芯片矩阵、丰富的产品线布局、优质的客户服务在国内外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24年公司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46.9%;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341%。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09%。
关于瑞芯微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8.76亿元。按照瑞芯微目前约70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为80倍。
瑞芯微下游很多方向的需求都有爆发的潜力,比如机器视觉。未来的各种机器人都依赖视觉信息处理。再如音频处理。未来AI耳机、AI眼镜都需要数据处理来提升用户体验。所以,瑞芯微80倍估值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是需要关注两点:第一关注全球经济变化,因为芯片行业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第二关注英伟达、华为等巨头带来的技术挑战。
第四名 光线传媒 市值涨幅135%
光线传媒是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企业,业务涉及电影、电视剧、动画、互联网娱乐等多个领域。光线传媒市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哪吒系列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大超预期。
2024年光线传媒15.86亿元,同比微增2.6%;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降30.3%。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
关于光线传媒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23.8亿元。按照目前约56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23.5倍。这个市盈率看起来不高,但问题在于光线传媒未来的净利润可能大幅下降。
在历史上,2012年《泰囧》票房超预期,2019年哪吒系列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预期。对应的,2013年、2020年光线传媒市值大幅上涨。但之后的几年里,因为缺乏大幅超越市场预期的爆款,光线传媒的市值都下跌到200亿元附近。
本次上涨与历史上的两次上涨有相似之处,所以应当关注光线传媒未来持续推出爆款产品的可能性。
第五名 江淮汽车 市值涨幅121%
江淮汽车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全球化综合型汽车企业。2024 年公司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40余万辆,同比下降7.42%,实现营业总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6.25%,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7.84亿元。2025年一季度江淮汽车净利润仍然亏损。
江淮汽车市值大幅上涨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与华为深度合作,推出高端豪华品牌“尊界”。“尊界”首款车型S800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预售数据亮眼。2024年11月首次亮相后,48小时内订单突破2108台。其二是公司新能源转型加速。2024年江淮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4.8%,新能源乘用车收入占比提升至30%。
关于江淮汽车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5.5亿元。按照约为80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为145倍。如此高的市盈率说明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有非常高的期待。
但是,江淮汽车的未来发展却不乏挑战。第一,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第二,“尊界”长期销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江淮汽车未来的增长不及预期,市值会面临收缩风险。
第六名 新易盛 市值涨幅119%
光模块是用来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5G通信、云计算等领域。新易盛是中国光模块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他龙头包括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等。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海量数据传输,推动了高速光模块的需求。以上三家公司的股价高点相对于2023年初,都有五倍以上的涨幅,它们被市场称为光模块的“易中天”组合。
新易盛2024年营收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313%。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84%。
关于新易盛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60.4亿元。按照目前约76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为12.6倍。大多数机构认为新易盛2026年的净利润会继续增长,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75.8亿元。
对于科技股,12.6倍的估值看起来比较低,但这里存在三个风险:第一机构预测整体偏乐观,新易盛2025年净利润可能大幅低于预期;第二,目前多家厂商投入大量资源,投身高端光模块开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三,市场上存在多种技术路线,新易盛深度参与了多种路线,这会降低研发效率。
第七名 赤峰黄金 市值涨幅116%
赤峰黄金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黄金矿山开采,2024年公司矿产金为15.2 吨,同比增长5.6%。赤峰黄金的市值增长来源于黄金价格上涨以及公司储量与产量的扩张。
2024年赤峰黄金营收90.26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19%。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140%。
关于赤峰黄金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28亿元。按照目前约50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约为17.9倍,比较合理。
对于赤峰黄金,未来应该关注三点:其一是黄金价格的变化,其二是企业的产量扩张与资源增储计划,其三是安全生产与环保问题。
第八名 润和软件 市值涨幅115%
润和软件的营收54%来自金融科技,31%来自智能物联领域。润和软件的金融科技服务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以及260多家其他金融机构。在智能物联领域,润和软件打造“端-边-云”国产自主安全数字底座。在端侧提供基于开源鸿蒙的HiHopeOS操作系统;在边缘侧、服务器侧提供基于开源欧拉的HopeOS 操作系统。
润和软件是鸿蒙生态的核心伙伴和深度参与者。随着华为鸿蒙设备数量不断增长,市场对鸿蒙生态的成长性持乐观态度。
2024年润和软件营收33.99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微降1.8%。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关于润和软件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2.04亿元。按照目前约440亿元的市值,动态市盈率超过200倍。
润和软件的高市值主要靠预期支撑,一旦润和软件的高成长属性被证伪,则将面临市值收缩的压力。
第九名 九号公司 市值涨幅112%
九号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电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九号公司产品的优势在于高端化、智能化、用户年轻化。九号公司的营收增速领先全行业。
2024年九号公司营收141.96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82%。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35%。
关于九号公司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16.7亿元。公司目前市值约450亿元,动态市盈率约为27倍。
九号公司的营收约一半来自电单车,而其估值大幅高于其他电单车公司。比如,按照2025年净利润预测中值26.2亿元,爱玛科技(603529.SH)估值约为13.4倍。九号公司的高估值来源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高速增长的预期。
九号公司的品牌打造非常成功,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这些都是业绩高增长的基础。但同行业企业也在不断追赶,比如爱玛科技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爱玛科技的研发费用为6.59亿元,已经接近九号公司的8.26亿元。
九号公司必须保持竞争优势和业绩增速,否则市值有重估风险。
第十名 小商品城 市值涨幅107%
小商品城有三大类业务,第一类是商位出租,出租区域包括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至五区市场等;第二类是配套服务,提供会展服务以及酒店服务;第三类是贸易服务,包括线上服务平台、支付、征信、保理等业务。
2024年小商品城营收157.37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4.9%。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2.9%。
小商品城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业务基本保持平稳增长,而第三类业务是公司发展的看点。比如,2024年其跨境支付体系“义支付”跨境收款总额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275%。
关于小商品城2025年的净利润,多家机构预测的中值为40亿元。公司目前市值约830亿元,动态市盈率约为20.8倍。
小商品城的第一类资产中包含房地产资产,有价值重估的风险;第二类资产也比较传统,增速缓慢。所以,20.8倍的估值偏高。未来应该密切关注其第三类业务的进展,尤其是“义支付”交易量的增长情况。
在A股市值增长十强公司中,第一名寒武纪、第三名瑞芯微、第六名新易盛、第八名润和软件都直接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九名九号公司、第十名小商品城也部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见,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推动力。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刘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