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华人寿、大家养老、瑞泰人寿、德华安顾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五家险企率先公布2024年度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
据中新经纬统计,五家公司公布了132款分红险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达到100%及以上的产品占比约52%。
有产品现金红利实现率达306%
分红险的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其中投资端的表现至关重要。
现金红利实现率是衡量分红险或投资产品实际分红与预期演示分红之间差异的关键指标(现金红利实现率=实际派发的现金红利金额/红利利益演示的现金红利金额)。
若现金红利实现率结果为100%,表示实际分红与演示一致;当现金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时,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派发的现金红利金额超过了演示的红利金额,消费者获得的分红比预期的要多。例如,消费者当初买保险时演示的现金红利为100元,实际派发现金红利120元,那么现金红利实现率就是120%。
不过,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显示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分红情况,当前年度现金红利实现率超过100%并不代表未来的分红也会如此,还需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市场环境来决定。
具体看来,新华人寿公布了21款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7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最高达到122%。其余14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在55%至90%之间。
大家养老公布的3款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均为100%,这是大家养老首次披露该项数据。
瑞泰人寿公布了6款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3款为140%,3款为100%。
德华安顾人寿公布了41款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34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50%,7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114%。
恒安标准人寿公布了61款分红险的现金红利实现率,其中超过30款产品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100%,其他产品在不同保单生效时间,现金红利实现率有所差异。
其中,恒安标准金福来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保单生效区间在2020年8月1日之后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306%;保单生效区间在2020年7月31日之前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80%。恒安标准聚鑫宝两全保险(分红型)的现金红利实现率为25%,在该公司公布的产品中,现金红利实现率最低。
对于分红险的生效时间不同、现金红利实现率出现差别的原因,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告诉中新经纬,近年来监管多次要求下调预定利率,保单销售时的演示红利也必然出现下降趋势,如果实际发放红利基本相同,以后生效保单的红利实现率就会更高。
李文中进一步分析称,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的差异也会对现金红利实现率产生影响,有些公司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比如前期可能更注重市场规模就可能开发销售投资风险较高的产品,演示红利也更高,但是实际收益可能不及预期,导致不同生效时间的红利实现率出现较大差异。
此外,李文中指出,部分险企还可能通过调整分红特别储备(即平滑机制),在投资表现好的年份留存收益,用于弥补后续年份的分红不足,从而影响不同时间生效产品的红利实现率。
“上述几个原因也都是可能造成分红险现金红利实现率不足100%的原因。特别是保险公司对市场利率和投资收益变动的预期准确性不足。如果多款产品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会对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能会降低消费者对分红险产品的信心,从而增加销售压力。”李文中说。
分红险受保险公司青睐
为了减少利差损风险,2024年以来,保险公司在负债端加速推进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转型,分红险占比较大。
据恒安标准人寿2024年年报,该公司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中,有三个是分红型产品。
上市险企也发力分红险。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人保寿险2025年将加大保障型产品及长期分红、万能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增强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能力,借助利率风险共担和收益分成机制,合理分散利差损风险。
中国人寿在2024年年报中强调,该公司持续丰富面向不同客群的分红型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披露数据显示,其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较上一年同期大幅提升至51.72%。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未来分红险在全行业产品结构中的占比将超过50%,目前“这一趋势符合预期”。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共推出新产品超170款,其中分红型、万能型人寿保险占比近四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的年金保险占比超三成,较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
2024年8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对于预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以按普通型保险产品精算规定计算现金价值。
2024年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保险业新“国十条”),其中也提到,“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行业报告《保险市场观察》显示,2024年分红寿险保费收入为7658.74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较上年由负转正,提升23.25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是分红型终身寿险,2024年实现保费收入1574.38亿元,同比增长86.41%,增速较上年提升83.96个百分点,是分红寿险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保险市场观察》中指出,近两年来,监管部门积极引导行业压降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在市场利率下行阶段,分红险产品有助于保险公司有效降低利差风险,同时保持产品竞争力。
招商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郑积沙团队在2024年12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中长期来看,假设2025—2027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均为10%,新单保费占比均为30%,分红险在新单保费中的占比按照上市险企规划逐年提升至50%,则每年分红险新单增速分别为230%、47%和38%,规模分别为4028亿元、5908亿元和8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