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铭:支持中国企业“出海” 阿里云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网络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 | 文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05月22日 19:51  

本文1439字,约2分钟

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作为战略的核心部分,阿里云正加速构建一个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以及美洲的全球云计算网络,并计划在阿联酋、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和墨西哥新建七个数据中心,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吴泳铭在回顾阿里巴巴全球化历程时提到,1999年,阿里成立的首个业务alibaba.com,其初衷是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主要通过将中国商品销往海外,实现“货通天下”的愿景。而如今,中国企业出海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阿里巴巴不再仅限于商品出海,而是推动中国的技术、品牌和高端制造走向全球市场。

吴泳铭认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拥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全球数量最多的优质工程师,以及高强度且多样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他看来,在中国市场能够脱颖未出的产品和技术,也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中国在5G、AI、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领先。中国企业的技术、供应链、服务和品牌能力已经形成外溢效应,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将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出海的新阶段,企业也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网络环境复杂,移动网络稳定性差异显著,终端性能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导致了服务延迟和用户体验波动;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云服务需求差异大,企业亟需深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各自的特定需求。

吴泳铭指出,新一轮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基础设施支持。阿里云正加速打造一张全球云计算网络。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域运营了87个可用区,可提供394款云与AI产品、59项技术服务。

在基础设施之外,阿里云还将推动模型出海,加速AI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据了解,阿里通义已开源了200多个模型,衍生出超10万个模型。今年4月开源的新一代模型千问3,支持119种语言,包括众多小语种和方言,已经在日本、东南亚和中东各国成为当地开发者的广泛选择。

此外,阿里云正在加速AI产品的国际化布局。在增加海外AI基础设施的同时,阿里云加快了通义、百炼、PAI、大数据等AI应用所需产品的部署。在基础设施层面,阿里云灵骏将在海外多个区域开服;在平台层面,PAI的开发、训练、推理服务已覆盖全球17个地域;在模型服务层面,阿里云百炼国际站ModelStudio新增多项能力,为出海的中企提供更高效、实惠的模型API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不断涌现的隐私保护和数据管理法规,给中国企业出海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合规性已经从“出海必修课”转变为衡量“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在基建+模型服务铺路后,阿里云的另一大战略举措是打造海内外一体的服务体验。吴泳铭表示,阿里云将加大对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的投入。

截至目前,阿里云已获得了超过150余项安全合规认证,并将持续加大合规能力建设。不仅如此,阿里云还将输出自身的出海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各个市场解决复杂的IT合规难题。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阿里云也将注重提供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率(ROI)的解决方案。时至今日,阿里云已经为25万家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服务,覆盖了各行各业。

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性机遇,吴泳铭指出,阿里云将通过战略级的投入,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技术和服务,开启全球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