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芯片、YU7亮相 雷军称未来五年研发再投2000亿元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王婧雅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05月23日 17:14  

本文2326字,约3分钟

沉寂近两个月后,小米创始人雷军再度出现在大众眼前。然而,与以往收获几近于 “一边倒”好评的情况截然不同,这次几乎每一款产品在发布前都引发了舆论争议。

5 月 22 日,小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小米旗下首款SUV  YU7等悉数亮相。雷军披露了未来技术规划,他表示,未来五年,小米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

选择对标苹果  小米自研芯片亮相

有关玄戒O1的各种猜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是否是真自研、收获成果的速度是否过快、为什么有了自研芯片依然与高通续约等一众问题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ARM设计是全球大多数移动设备处理器的基础,包括苹果等厂商在内都是基于此进行研发。不过,它并非可以随意使用,需要获得相应的授权。不管是处理器授权、POP授权,还是架构授权,如果企业得不到最新的技术授权,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其产品性能很快就会被快速超越。为了突破这种限制,就需要进行所谓的“魔改”,即在受限的情况下,对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或者对指令集进行扩展或缩减,从而极大地提高性能表现。

高通以往的骁龙系列、苹果的A系列芯片等都是在获得ARM授权后,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设计,以达到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或更低成本的目标。如果企业拥有了架构授权,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更加灵活地设计和优化处理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据了解,玄戒O1CPU采用10核4丛集架构,拥有两颗Arm最新的 Cortex-X925超大核,四颗最新的A725性能大核、两颗低频A725能效大核和两颗A520超级能效核心;GPU方面则采用了16颗Arm Immortalis-G925图形处理器。

一同亮相的还有应用在手表中的玄戒T1。据雷军介绍,这颗芯片内部集成了小米首款4G基带。他表示:“基带研发投入大、难度高,而且网络环境多样,需要对不同基站供应商逐一适配,玄戒T1累计测试里程超过了15万公里。”

事实上,面对近年来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对于冲击高端市场的小米来说,做芯片是其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小米再次选择了与苹果对标。

雷军明确表示,玄戒O1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超高的设计目标,即定位高端旗舰处理器、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工艺制程、做到第一梯队的性能与能效,在展示玄戒O1性能和能耗时,雷军多次将其与苹果比较。从现场展示的跑分来看,目前玄戒O1的部分表现已超过A18 Pro芯片。

不过,雷军依然认为苹果代表了芯片的顶尖水平。他特别提到:“不要指望一上来就吊打、碾压苹果,这不可能。我觉得苹果是全球的顶尖水平。”

不容忽视的是,做大芯片周期长、投入大,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绝非易事。此前,小米也曾涉足过大芯片发布过澎湃S1,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暂停了SoC大芯片的研发。而此次玄戒 O1项目研发耗时超 4 年,截至今年 2 月底,已投入 135 亿元。

与此同时,大芯片生命周期很短。以苹果为例,其几乎可以做到一年一迭代,这意味着留给每一代芯片的市场窗口期并不长,如果没有足够规模,就难以实现盈利。雷军举例称,3nm大芯片,每代投资约10亿美元,如果能卖100万台,折算每台芯片研发成本就为1000美元。“小米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追赶者,知道很难,但这个世界终究不会是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

从目前小米的布局来看,在自研之外,其依然选择了高通为其旗舰机型提供芯片供应,或进一步保障了高端机型的性能和供货。

小米YU7能否延续SU7市场表现  仍是未知数

除了大芯片,小米汽车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尽管在发布会前已经明确小米YU7将于7月正式上市,但这次亮相依然赚足了眼球。此前,小米SU7的超预期市场表现,让各界都十分期待小米第二台车的表现。

汽车行业相关人士告诉笔者,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一辆车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技术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而小米汽车的优势就在于其精准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

对于外界来说,外观好看、动力强劲、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都是以往车企难以兼顾的点,而这些恰恰是小米所擅长的。

目前来看,小米 YU7 依然延续了这些特点。据雷军介绍,小米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 SUV,共有三个版本,包括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最高续航可达 835km。在设计上,小米 YU7采用小米SU7的家族化设计,内部增加了使用投影技术的全景显示以及后排移动控制屏。

尽管小米YU7的售价还未公布,但雷军在现场将其与Model Y进行对比,并表示高出的配置值5、6万元,同时,雷军还明确表示小米 YU7“19 万9不可能”。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起高速车祸引发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的安全性、驾驶员是否有能力驾驭大马力等都成为了关注核心。这次小米特别开设了高阶驾驶培训课程,包含加速、制动、急变线练习、绕桩练习、低附着路面驾驶练习等内容。

按照雷军所说,尽管很多人开了很多年的车,但在遇到极限场景的时候,还是很难应对。这套课程目的在于帮助用户提高安全驾驶能力,认识车辆的操作极限,提升安全避险技巧。

作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SUV市场一直以来竞争极为激烈。对于小米YU7能否复制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各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小米YU7有望成为爆品;也有观点指出,SUV市场竞争格局复杂,消费者需求多样,小米YU7面临着诸多强劲对手和市场考验。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雷军表示,今天的小米肯定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不完美的地方,但下一个5年,小米一定会用更坚实的成长交付一份更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