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间,美团-W(3690.HK)发布2025年一季报,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团实现收入865.57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57亿元,同比增长87.3%。其中,包括外卖、到店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实现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利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39.1%,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21%。
不过,财报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5月27日,美团股价大幅低开4.17%,截至发稿,股价下跌1.85%至127港元/股,年初至今下跌16.22%,总市值为7759亿港元。
由于今年以来京东外卖的强势入局,加之饿了么加入竞争,外卖市场正在上演“三国杀”。由于美团自2024年下半年不再披露外卖订单数据,无法从财报中获知自京东入局后,美团外卖的最新详细情况。财报中,对于外卖业务,美团仅表示,外卖业务保持健康增长,用户黏性和购买频次进一步提升。
此前,京东CEO(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京东外卖的日单量将很快突破2000万单,如果按照这一日均单量计算,京东外卖的日均单量将达到美团外卖2023年平均日单量6027万单的约三分之一。而京东从今年2月11日官宣启动外卖业务,至今仅三个多月。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外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京东百亿补贴对外卖业务的影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美团CEO王兴对此回应称,美团“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这场竞争”。他表示,近期,部分平台进入外卖行业,通过各种百亿补贴等策略发起竞争。过往十年美团也经历了几轮非常激烈的竞争,相信这次也能再次获胜。
王兴同时称,美团欢迎新玩家进入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但当前(外卖)行业正处于一种非理性的补贴竞争中,伴随着低质量和低价格,这种模式长期不可持续。
“由于竞争加剧,其他平台的消费者体验在系统故障、配送延迟和高退款率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美团相信,随着行业非理性补贴的退潮,消费者将选择商品最丰富、体验最佳、服务最可靠的平台,因此,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竞争。”王兴表示。
不过,王兴也承认由于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及高额补贴影响,美团可能会在短期财务表现上出现波动,他预计2025年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的增长率会低于2024年同期,营业利润同比将显著下降。“我们不知道非理性竞争会持续多久,因此目前没有办法对2025年二季度以及今年剩余的时间提供非常准确的财务指引,但我们将继续捍卫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东外卖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一季度,包括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收入为57.53亿元,亏损额扩大至13.2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3.1%。对比之下,美团包括外卖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135亿元,经营利润率约为21%。
同时,由于此前京东率先在行业内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缴纳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旗下骑手收入和为骑手缴纳社保的情况,也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对于骑手收入,美团在此次财报中披露了最新情况。美团表示,一季度全国范围内的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而乐跑骑手(在高频骑手基础上,由技能熟练的老骑手组成,有跑单的任务要求,收入更高)收入则在9836元至12593元之间。
具体来看,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为10100元,乐跑骑手月均收入为12593元,在部分直辖市、省会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8763元,乐跑骑手月均收入11705元;在部分省会和经济发达二线城市,高频骑手和乐跑骑手月均收入分别为8421元和11232元;在四五线城市,两种骑手的月均收入分别为7230元和9836元。根据美团研究院调研数据,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人。
同时,美团表示,相比2024年四季度,今年以来骑手收入环比增长明显。以北上广深高频骑手为例,今年一季度收入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约12%,三四五线城市骑手收入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超过8.5%。综合来看,全国主要城市地区的高频骑手月均收入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幅超过了10%。
对于骑手收入增长,美团解释称,“农历新年前后为外卖传统旺季,订单增长较快;同时一季度非餐饮类闪购订单消费需求旺盛为骑手带来更多配送收入。”
不过,伴随京东外卖入局,今年有部分美团外卖骑手转向了京东外卖。“目前在京东送外卖,每单赚得要比美团多一些。”部分京东外卖骑手对《财经》表示。
此外,美团进一步公布了骑手社保试点最新进展。今年5月8日首批参与美团养老保险试点的江苏南通和福建泉州骑手收到补贴。在此试点基础上,美团将继续扩大试点,逐渐推向全国,预计覆盖超百万骑手。而在工伤保险上,美团自2022年7月以来,已为七个试点省市的全部骑手缴纳超过15亿元保费,计划在今年推广到更多省市,并在明年底推广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