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产品上行,让优质区域农产品销往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6月5日,京东发布优质农产品基地计划,将在全国超百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联合合作伙伴建立一百多万亩京东基地,破解农产品产销难题。
长期以来,受制于物流、品控、高价格等因素,消费者想通过网购买到新鲜、低价的高品质生鲜难上加难,很多优质农产品销量不佳,阻碍了农民增收及地方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
据京东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与核心产地展开合作,通过建基地、产地直采、定园包销解决采购成本及品控问题。此外,凭借全程冷链解决耗损及保鲜问题。在品质得以把控、物流速度提升、产地大规模采购“三重保障”下,更多高品质新鲜农特产以亲民价格走上百姓餐桌。
好果云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华北片区负责人黄禄志表示,京东产地直采的模式,不仅帮助他们提高了周转效率,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损耗,也让每家农户增收10%到15%。
以荔枝这一品类为例,京东采销人员表示,5月28日,广东妃子笑首批荔枝在平台正式开售,截至目前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0%。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京东深入广东荔枝主产区与诸多优质果园开展“包园合作”,并依托冷链物流体系,确保荔枝鲜果始终在适宜温度下运输——京东物流与中铁快运联合打造了“高铁+冷链”网络,以广州为核心枢纽,辐射茂名、增城、从化等荔枝主产区,实现岭南荔枝4小时左右直达湖北武汉等中部地区核心城市。
事实上,早在2024年,京东超市推出“百亿农补”,计划三年投入100亿元,将农产品价格优化20%,让消费者轻松吃到全国各地优质生鲜好物。 来自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一年时间,已投入超过35亿元,带动宿迁西瓜、云南蓝莓、广东荔枝、花牛苹果等2.6万款农产品销售增长,为消费者节省近10亿元。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农产品销售,京东超市将持续加码“百亿农补”。
走访中国乡村的美国友人埃文凯尔感慨道,来中国之前他从没吃过鲜荔枝,美国没有新鲜荔枝,罐装售价要10美元,美国火龙果价格比中国贵得多。这次农业游他看到了中国育种技术的先进,相较于美国屈指可数的品种中国西瓜种类数不胜数,他看到了洪湖小龙虾工厂日产上千吨的自动化流水线,感受到了中国农业工业化的强大能力。
埃文凯尔认为,中国农业展现的不仅是丰收的景象,更是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中的自信昂扬,以及京东等电商平台如何让亿万农民受益,让亿万消费者安心的生动实践。
在业内看来,高品质农产品与消费升级已形成良性循环。消费者为健康美味支付溢价的意愿增强,倒逼生产端提升标准化水平;而京东等平台构建的品质溯源体系、产地直采网络,正在培育"优质优价"的市场新生态。这种双向驱动不仅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更勾勒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科技、商业与文化共生共荣的景象。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