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下称《指导意见》),在电力行业引发热议。这份文件不仅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配套政策,更明确了虚拟电厂在推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虚拟电厂正式从“试验田”迈向“主战场”。
虚拟电厂的作用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它能让广大的分布式能源和负荷“团结起来就是力量”,通过聚合在电网中星罗棋布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可调节负荷,基于平台的集中控制,形成一个等效的、可同时具备发电与用电特性的、可观测、可调控的电厂/负荷。
正是因为这种“团结起来就是力量”的作用,虚拟电厂为“体量小,数量大,难观测,难调节”的海量分布式资源提供了参与电力保供、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通过电力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机遇,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