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稳增长:负重前行、积极作为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罗志恒 牛琴 方堃 编辑 | 王延春  

2025年07月07日 12:00  

本文5041字,约7分钟

下半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财政收支形势大概率延续紧平衡

今年上半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等因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面临关税战打压、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内卷式”竞争等多重压力,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运行总体平稳。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的消费回升、设备更新带动的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财政靠前发力带动的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抢出口和转出口带动的出口韧性等。消费和投资的背后是“两新”“两重”政策,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发行和使用,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协同发力。这些经济动能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而且反映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上半年受物价低迷和房地产调整的影响,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增速相对偏低,但各级财政积极作为,大力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同时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工具,扩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投资于人”,提升支出效率,推动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国际经贸形势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仍不明朗,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提高投资效益的抓手仍相对不足,提振消费的长期制度建设任重道远,财政仍可能在紧平衡态势下运行。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