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TOP30新能源车企选择飞书 “AI+协同”成产业竞争关键

2025年07月09日 20:33  

本文1618字,约2分钟

7月9日,飞书公布了最新“成绩单”。截止6月,国内销量前3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六成使用飞书;超八成上市茶饮品牌及市值前十名的上市国货美妆品牌中的七家也选择了飞书。此外,AI领域的DeepSeek、国产AI大模型六小虎、地平线机器人以及智元机器人等创新企业同样是飞书的用户。

无论是经历多次行业周期起伏的“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还是AI领域的DeepSeek、国产AI大模型六小虎,抑或具身智能公司智元机器人,在新一轮周期挑战下,如何有效穿越的核心议题再次聚焦于提升效益与效率。降本增效的路径又在何方?答案逐渐清晰:让AI扎根业务的数智化,其中“AI+协同”正成为各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工具。

在新能源行业,虽然从研发、中试、生产品控到客户交付的流程已相对成熟,信息化系统与IT部门作为重要支持中台存在,但激烈内卷下的技术与产品快速迭代,常令组织协同的效率和效果滞后于业务变革。其核心原因在于,无论推行垂直一体化还是多元化布局,新能源制造企业业务体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业务复杂度的提升,也推高了系统复杂度,对企业内部信息化与IT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该公司坚持科技路线,目标是成为全球AI汽车公司。为提升效率,小鹏内部推行“能通过云文档协作就不开会”的原则,去年累计建立450万份云文档;必要开会时则尽量开短会,今年Q1和Q2小于8人、小于1小时的短会占比分别达74%和81.2%,并利用AI生成会议纪要实现实时记录和事项待办。仅今年上半年,AI生成纪要就超63万份,日均3500份,大幅减轻负担。

同样面临规模扩大带来管理挑战的亚朵集团,其创始人兼首席用户体验官耶律胤指出,随着1700多家酒店每日接待约20万人入住,如何确保所有触点在所有门店高效落地并获取有效反馈成为难题。亚朵通过飞书低代码平台开发了客户体验管理系统,高效垂直地监控管理全国所有酒店触点。海量用户之声被快速集成到飞书多维表格,实现全方位展示;AI随后进行智能分析,快速处理意见解决问题。

飞书能与千行百业深度协同的关键,在于其高度关注产品应用场景,避免让琳琅满目的AI应用沦为“花瓶”。这背后离不开持续的AI技术创新。飞书发布了包括知识问答、AI会议、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新产品,让AI真正落地企业日常运营。

其中,飞书知识问答功能“开箱即用”,无需依赖企业知识库构建即可快速处理海量知识,让企业拥有懂自己的“豆包”。飞书多维表格持续性能升级,内置丰富应用组件,用户通过简单拖拉拽即可快速搭建兼顾美观实用的业务应用,使销售、人力、电商等业务系统的一线员工无需采购或研发介入,便能轻松打造专属管理工具。

此外,飞书多维表格不仅可在飞书内使用,也已支持企业微信,并已向钉钉提交申请。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将AI agent引入工作流,通过AI agent节点分配复杂任务,让不熟悉流程搭建的用户也能快速利用流程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市场中的“AI焦虑”和过度宣传,飞书推出了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将AI应用分为四个等级。其中,M3(成熟应用,可大规模使用)和M4(完全成熟,在适合的任何场景都可使用)成为飞书提供AI产品的标准。依据此标准,飞书知识问答已达M3,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则达到M4,它不仅能在会后通过文档发送总结、生成待办,还能在会中实时总结,并保持相当的准确性与逻辑概括能力。

在业内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工具的升级,更在于组织层面的协同效率提升。当行业进入下半场,一个高效的沟通工具既能优化内部协作,也能通过跨组织共通的协同平台,成为推动整个产业链加速的关键环节,这正是飞书在当前竞争中愈发重要的核心逻辑。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