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2营收净利双降;优必选、沃兰特刷新采购订单纪录;大行科工、聚智科技二闯港交所|科技一周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整理 | 刘芬 编辑 | 蒋诗舟  

2025年07月25日 16:40  

本文3467字,约5分钟

【大公司动态】

OpenAI将于8月推出GPT-5

OpenAI据称准备在8月推出新版旗舰大模型GPT-5,并推出mini和nano版本。据悉,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近期在X平台和播客中预告了GPT-5的发布,并分享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表示GPT-5能够完美回答他自己不懂的问题。此前,Altman曾表示GPT-5是一个集成了大量OpenAI技术的系统,将包含o3推理能力,而非独立模型,这是OpenAI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而简化产品线、合并大语言模型的一部分。

特斯拉Q2营收净利双降

7月24日凌晨,特斯拉交出十年来被评价最惨烈季度成绩单。财报显示,特斯拉二季度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为十年来最大单季跌幅;净利润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滑16%。7 月初,特斯拉公布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为 38.4 万辆,同比下滑 13.48%。当地时间7月23日,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坦言,受EV税收抵免政策突变与关税冲击,公司或将经历“Q4、Q1甚至Q2的艰难季度”。

英特尔宣布裁员15%

7月25日,央视新闻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英特尔宣布裁员15%,并取消数百亿美元在欧洲的新建芯片工厂计划,转而聚焦AI芯片市场及14A先进制程研发,试图在激烈竞争中追赶英伟达和台积电。英特尔表示,将重新争夺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份额,同时重点推动14A技术商业化,以吸引大客户订单。该公司二季度营收几乎持平,面临重大转型节点。

影石创新上市后开展无人机业务布局

于6月11日在科创板上市后,7月23日,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影石创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计划进入无人机市场。据证券日报报道,公司人士介绍,影石创新已开展无人机业务布局,计划推出两个品牌的无人机产品,包括影石创新自有无人机品牌和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全新无人机品牌。此外,影石创新还将评估无人机行业内的投资机会。

优必选9051万元中标觅亿汽车机器人采购订单,刷新人形机器人单笔中标纪录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7月18日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价格为9051.15万元。据悉,这是目前公开信息中,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家公司单笔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汽车出口贸易为核心,业务广泛涵盖新车、二手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出口。此前,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联袂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沃兰特航空获得17.5亿美元意向采购订单,刷新中国最大单笔“空中的士”订单

7月23日,第一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首日,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an Pacific)、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程)签署三方合作协议,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是迄今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根据协议,Pan Pacific向沃兰特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岛际、岛内运输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场景,中航工程则负责为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合作中的低空基础设施。

据悉,此前的最大单笔纪录是:今年7月16日,上海时的科技获得阿联酋企业Autocraft10亿美元的意向采购订单,共计350架eVTOL。Autocraft是阿联酋企业,一直在前沿科技进行投资布局,将与时的科技共同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多个区域的试点部署与商业化落地。时的科技是一家专注于eVTOL研发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E2O eVTOL,该eVTOL采用倾转旋翼与纯电驱动,可搭载5人实现200公里航程。

【资本洞察】

大行科工二闯港交所

7月22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行科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也是大行科工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据悉,大行科工是一家折叠自行车公司,由“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目前,韩德玮通过直接持股88.56%及员工平台控制90.16%股权。申灼识咨询资料显示,按2024年零售量和零售额计,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6.3%和36.5%。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4个月,大行科工营收分别约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和1.85亿元,大行自行车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93.4%、96.1%、98.1%及98.3%;年度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和2152.8万元。同期,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总额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35.3%、37.2%、36.8%及35%,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12%、16%、15.5%及14.7%。

聚智科技二次赴港IPO

7月23日,聚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下称“聚智科技”)再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该公司曾于2025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已失效。据悉,聚智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母婴电子产品的制造商,核心业务为婴儿监护器的生产与经营,旗下自有品牌名为“HelloBaby”。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计算,聚智科技在所有经营线上销售的出口商中排名第一,占据38.7%市场份额。按2024年出口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计算,该公司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约17.4%。

2022 - 2024年及2025年前4月个月,聚智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9亿元、3.5亿元、4.6亿元、1.5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3482万元、6337万元、9469万元、2831万元,毛利率分别约为51.2%、45.8%、52.7%及52.8%。当前,聚智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美国是公司最大市场。截至2025年4月30日,聚智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40万元。

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完成新一轮融资

7月24日,人形机器人公司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博华资本。据悉,公司已于今年6月完成由深创投集团领投的A轮融资。在2025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上,加速进化支持的清华火神队夺得成人组(AdultSize)冠军。

【监管动态】

美发布“AI行动计划”应对中国竞争

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的“赢得人工智能(AI)竞赛”活动上正式发布“AI行动计划”,这份内容长达23页的文件包括超出90项行政建议,对内要求放松政策监管,加快AI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则寻求让美国技术成为全球AI基础,以巩固全球领导地位。这份行动计划还剑指中国,企图“在国际治理机构中对抗中国影响力”,并计划进一步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7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主张各方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发展,不应突出对抗竞争,而应追求共享智能红利,实现共同发展。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回应未约谈相关外卖平台,新法即将施行

7月23日,有媒体称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约谈饿了么等平台,要求平台全面下线“零元购”产品。当日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回应称,近日未约谈饿了么等平台,考虑到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025年10月15日起将施行,为确保新法有效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组织开展针对相关平台企业的法律宣贯工作,要求平台严格遵循法规开展促销,确保交易真实性与商业合理性,并积极自查自纠,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全面推动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增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