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增长,滋补产业正逐步从“小众高端”领域向 “大众健康消费”方向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规模突2650亿元。预计2025年,整个滋补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攀升,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滋补行业正面临着同类产品价格竞争的困境,如何摆脱低价内卷,共同掘金蓝海市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在2025滋补产业大会上,燕窝、海参、鱼胶、虫草等滋补产业与糖酒、乳品、酒业等食饮行业头部平台等共同表示,跨界融合将成为滋补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燕窝、海参、鱼胶、虫草等各滋补品类彼此孤立,各自在其细分赛道内单打独斗,缺乏有效的互通与协作。全国农贸联会长马增俊指出,告别恶性内卷,回归质价比竞争,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反推创新,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而在众多滋补品类中,燕窝板块因其具备较高的认知度、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多元的消费场景,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聚焦领域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已突破 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200亿元。
与此同时,中式滋补行业正以燕窝为核心推动行业标准的输出并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燕窝等中国传统滋补品正稳步走向国际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的目光;另一方面,国外的优质滋补产品与先进理念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进口的食用燕窝量约为500-600 吨,其中印尼的燕窝占比超过七成。印尼驻华公使裴连杰明确表示,印尼期望以燕窝合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在此背景下,瞄准创新发展方向,小仙炖、燕之屋、燕太太等头部企业明确了下一步规划。其中,小仙炖鲜炖燕窝创始人、首席产品官、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林小仙认为,专业化、科学化、魅力化是行业发展核心。通过临床数据支撑产品功效,并用场景化沟通方式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让燕窝产品从单纯的“卖原料”模式,向“卖健康场景”模式加速转变。
在业内看来,未来滋补行业应聚焦产品创新、消费体验升级、市场拓展等领域发展。头部企业需要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推出更多契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同时,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提升中式滋补影响力。此外,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也是推动滋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