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英伟达 英诺赛科站上资本“风口”?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王婧雅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08月07日 20:26  

本文1595字,约2分钟

8 月1日,英诺赛科(02577.HK)突然放量拉升,股价一路飙升至57.6港元/股,单日涨幅高达30.91%,成交42.38亿港元。随后五个交易日,市场情绪持续发酵。截至8月7日收盘,英诺赛科报66.3港元/股,总市值592.99亿港元,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50.68%,成为近期港股半导体板块最热门的标的。

二级市场火爆的背后与英伟达不无关系。近期,在AI数据中心800 VDC供电架构合作名单中,英诺赛科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芯片公司,与英飞凌、纳微半导体等国际巨头并列。

英诺赛科公告称,将用第三代GaN(氮化镓)器件为英伟达新一代800 VDC供电架构提供全链路电源解决方案,从而推动AI数据中心从千瓦级跃升到兆瓦级。而在股价飙涨前一周,英诺赛科刚刚完成5.4亿港元配售以支持产品迭代。多重消息叠加,让资金蜂拥而至。

在第三代半导体赛道,GaN被视作继硅、碳化硅之后的新战场。国内数据中心相关人士告诉笔者,从技术来看,800 VDC+GaN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水平。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指数级增长,AI算力需求激增,传统数据中心供电架构已无法满足需求。800 VDC即800伏直流电压,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高电子迁移率、高耐压、低导通损耗的特性,特别适合高频、高压应用。二者组合能够降低数据中心的电能损耗、散热需求等。

具体到英诺赛科,其主要布局8英寸GaN晶圆。目前,全球主流产线仍为6英寸,英诺赛科是唯一一家可量产8英寸GaN晶圆的企业,且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封测一体化的能力。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苏州英诺赛科半导体生产基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制造厂。另据公开报道,英诺赛科仍在扩产。英诺赛科曾计划将当前每月13000片的产能提升至2025年底的20000片,长远目标是未来五年内将月产能进一步扩大至70000片。

从市场需求来看,英诺赛科的产品不仅能够应用在数据中心,还可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领域。结合招股书及2024年财报数据,目前,英诺赛科呈营收连年增长,亏损逐步收窄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英诺赛科总营收分别为1.36亿、5.93亿、8.28亿元,同期净亏损为22.05亿、11.02亿、10.46亿元。其中,2024年,英诺赛科车规芯片交付量同比增长986.7%,AI及数据中心芯片交付量同比增长669.8%。

然而,市场潜力逐步显现的同时,专利战却愈演愈烈。从英伟达名单来看,同样布局800VDC GaN领域的还有英飞凌和纳微半导体。其中,英飞凌曾在美国、德国向英诺赛科发起侵权诉讼。

根据英诺赛科招股书显示,英飞凌分别于2024年3月、6月、7月,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慕尼黑第一地区法院及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起诉英诺赛科,指控其侵犯四项氮化镓专利。彼时,英诺赛科认为胜诉概率高,且潜在经济损失极小。

8月1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就英飞凌科控告英诺赛科关于GaN技术专利侵权的一审判决中判定英飞凌胜诉。这意味着,英诺赛科将被禁止在德国制造、销售相关产品,并需支付赔偿。不过,这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公开报道显示,2025年二季度,英诺赛科被新授予的GaN专利数量占比达3%,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列全球第一,而英飞凌同期有大量专利到期失效。

对于由专利战的影响以及未来布局,笔者联系英飞赛科方面,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利,台积电的关厂消息也直接利好英诺赛科。富瑞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台积电2026年关闭氮化镓代工产能会把同为英伟达供货商的纳微推向缺货风险,而拥有自建8英寸晶圆厂的英诺赛科反而因此受益。

据富瑞估算,AI服务器氮化镓市场2027年起每年至少15-25亿美元,若英诺赛科拿下50%份额,上周五股价大涨只折算了5倍PE的潜在利润,未来还有巨大上涨空间,但短期也可能继续获利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