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新业务Q2收入破百亿 场景化应用落地提速

2025年08月21日 08:06  

本文1955字,约3分钟

8月20日晚,百度(BIDU.US)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季,百度总营收327亿元,核心营收263亿元,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涵盖智能云、自动驾驶等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首次超过100亿元规模,这意味着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进入收获期。

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强调,百度始终坚持以应用驱动创新,基础模型的开发迭代始终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在技术与场景的双向推动下,百度多个业务板块的增长逻辑愈发清晰。从智能云的稳健增长,到萝卜快跑的全球扩展,再到搜索体验的变革,AI已成为推动百度实现稳健增长的核心引擎。

连续六年领跑 智能云业务营收增长27%

电话会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Non - GAAP经营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延续了健康的发展态势。另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此外,百度在大模型平台市场,同样位居第一。

这一成绩背后,离不开其从芯片、框架、模型到应用的四层AI架构。李彦宏在电话会议中坦言,独特端到端的四层AI架构已经成为百度的核心竞争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全栈能力使百度能够更高效地响应不同行业的AI需求,提供性能与成本兼顾的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层面,百舸GPU云平台实现突破性升级,通过PD分离架构支持客户根据业务场景自适应调配算力,有效训练时长超95%,显著降低推理成本,为大规模AI应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千帆大模型平台持续扩展模型库和能力组件。它不仅接入了最新开源的文心4.5系列模型,还整合了多模态及第三方先进模型,并支持通过MCP和API调用百度地图、支付等功能,显著提升了企业开发AI应用的效率与灵活性。据了解,目前,百度已与2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覆盖具身智能等重点领域,反映出市场对其云+AI解决方案的认可。

在模型能力落地的另一场景数字人技术上,百度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数据显示,本季度,百度数字人相关收入环比增长55%,据测算规模约达5亿元,应用场景也从电商拓展至法律、教育、医疗等更广泛的行业领域。从技术角度来看,新一代数字人技术依托文心大模型,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以罗永浩数字人直播为例,其7小时的直播内容完全由AI生成,实现GMV超5500万元。

在市场看来,目前百度正逐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成果,随着技术迭代和商业化提速,百度在全球AI竞争格局中将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

萝卜快跑全球服务次数超1400万 AI重构搜索与内容生态

在百度的AI业务矩阵中,萝卜快跑正成为最具想象力的板块之一。财报显示,其二季度在全球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超过220万次,同比大幅增长148%。截至8月,萝卜快跑累计全球服务量突破1400万次,覆盖全球16个城市,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

快速扩张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据了解,百度凭借其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技术积累,已在全球右舵车市场中建立起领先优势。在香港,萝卜快跑半年内实现三次区域扩展,测试范围已延伸至路况更复杂的东涌和南区,涵盖商业与住宅混合场景。这不仅验证了其技术系统的适应能力,也为进入更多全球右舵市场奠定了运营基础。

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全球化布局明显提速。7月,萝卜快跑与Uber的合作侧重于亚洲及中东市场接入数千辆无人车;8月,又与Lyft的合作则明确2026年将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右舵市场投入第六代无人车,并逐步扩展至数千台规模。

而在用户规模庞大的移动生态领域,百度也在经历一场由AI驱动的转型。李彦宏在电话会中透露,AI生成内容在移动搜索结果页的占比从4月的35%迅速提升至7月的64%,超过60%的搜索结果首条为富媒体样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超链接列表正被智能化、结构化、多模态的AI答案系统所替代。

这一转变源于生成式AI与多模态技术的持续进步。以AIGC视频生成为例,自5月以来,百度APP上每日生成的视频数量已达百万级别,丰富了平台内容生态和用户体验。6月,百度APP月活用户达7.35亿,同比增长5%,其中超90%的用户已使用过至少一项AI功能。

在不久前的技术发布中,百度还推出了全球首个多人有声音视频一体化模型“百度蒸汽机”,通过差异化版本设计支持用户多样化的内容创作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AI原生内容生态中的领先地位。

在业内看来,从二季度财报表现不难看出,百度不仅持续加码技术布局,更加速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正如李彦宏所说:“百度始终聚焦于那些最具长期价值创造潜力的AI新领域,让技术与创新,产生最具意义和持久的影响。”(《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