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归航”首款作品,魅族22能否以“产品主义”重塑市场认知?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5年09月12日 13:33  

本文3705字,约5分钟

2025年,手机行业站在“创新机遇”与“技术挑战”的关键交汇点。

一个清晰的趋势是,行业遭遇“创新焦虑”,传统硬件参数升级的边际效益递减,倒逼技术创新路径向深层突破。苹果发布的史上最薄iPhone、最强影像,成为产品能力升级的生动注脚。而在国内,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在技术话语权上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这背后,用户换机周期延长成为行业共性挑战。中国信通院研报显示,消费者对手机的“工具属性”需求逐渐转向“体验价值”,行业竞争的核心也从“规模与效率”转向“技术与生态”。而能否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与差异化的用户价值,将决定中国手机产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最终地位。

眼下,国内头部品牌正加速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自研芯片、影像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构建护城河。《财经》新媒体注意到,处于组织与品牌关键转折期的魅族,也开启战略归航。

9月 8 日,魅族官宣「归航·魅族 22 旗舰手机暨 Flyme AIOS 生态发布会」,确认9月15日正式发布魅族 22手机、全新AI 拍摄眼镜以及Flyme Auto 2等一系列新品。其中,携多项创新技术的魅族22,目标成为未来一年行业最好手感手机。

在智能手机行业创新焦虑、同质化严重的当下,魅族的“归航”实质上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能更具长期价值的道路——重拾“产品主义”与“用户主义”的旗帜,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回差异化灵魂和品牌认同,用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去回应用户的实际需求。

风浪中重定航标,“长期主义”成突围密码

事实上,拥有二十余年资历,在国产智能手机发展中堪称元老级的魅族,正处在重塑市场认知、明确未来航向的关键节点。

2003年,从广东梅州走出的黄章,创立魅族科技。凭借生产MP3,魅族摘得国产MP3行业桂冠,并在2008年转型进入智能手机领域。2009年,魅族科技推出搭载Windows系统的第一款手机M8,被誉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其后几年推出多款引领风潮的爆款产品,成为当时唯一能与苹果叫板的国产之光。

梳理来看,从M8 到即将发布的魅族22,魅族手机已走过16年。期间,首发Flyme系统的魅族 MX、小圆点呼吸灯首发登场的魅族MX2、国内首款搭载2K屏幕的手机魅族MX4 Pro、首发搭载mCharge快充技术的MX5、首次搭载环形闪光灯的魅族 PRO6、开启魅族对称式全面屏设计的魅族 16 、全球首款真无孔设计并获德国IF设计大奖金奖的魅族Zero等,都能看出魅族对创新和美学设计的坚持。

2022年7月,魅族科技被星纪时代收购。第二年,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合并成星纪魅族集团。从战略上看,收购后星纪魅族集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厂商,而是重点推进手机、XR、智能汽车三大业务体系。

全新的魅族,将全新风格在新品魅族20系列上展现。具体来看,2023年3月推出的该系列新定义AutoPhone,探索车手融合,全系首发搭载新一代无界生态系统Flyme 10,标配高通第二代骁龙8芯片。其中魅族20采用144Hz电竞直屏,魅族20 PRO采用6.81英寸2K+超分辨率AMOLED极边臻彩全面屏。而定位最高的魅族20无界版采用无界外观设计,并在业内首次双面使用泰坦玻璃机身,整体抗摔表现提升4倍。

2024年2月,集团宣布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的开发,全面All in AI,重构产品定义逻辑。3个月后,魅族首款拥有开放平台能力的旗舰手机魅族21 Note,携全新Flyme AIOS发布,在性能、屏幕、续航、设计、交互等层面展现创新。包括通过5500mAh + AI 专项优化打造超长续航,拥有行业唯一白面板,以及同档唯一的1.75mm 极窄物理四等边直屏和190g+8.15mm 轻薄机身设计。

但魅族转型的决心又不止于此。今年5月,官方透露从魅族22系列开始,魅族将不计成本投入影像,目标从这一代开始全面扭转影像口碑。魅族22旗舰手机暨FlymeAIOS生态发布会的主题定位“归航”,也可见眼下魅族试图改变现状。

今年6月,魅族公众号“星纪魅族科技”改回原名“魅族科技”,在传播端更高效聚焦魅族和Flyme品牌。置身于国产冲击高端、寻求品牌溢价、摆脱价格战的大环境,魅族的“归航”思路,也是成熟市场中品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重铸竞争力,通过深度理解用户、打磨细节体验来构建护城河,而非陷入无止境的硬件军备竞赛。

过去多年,苹果、三星的持续变革,都在诠释一个思路:在科技行业,生存不是靠规模,而是靠对趋势的预判与变革的勇气,能否瞄准长远价值产出颠覆性创新成果。自Mac问世,苹果从低谷中崛起,再到如今的豪赌“轻薄”未来,要求“不惜一切,赢得AI竞争”,想改变世界的苹果仍在推翻自己。三星手机、电视等产品的市场份额长期位列全球前列,得益于对显示、半导体等技术制高点的掌握。

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手机消费市场,更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与本土品牌崛起,成为全球手机产业格局的关键塑造者。其中,向高端机迈进,是搭建以手机为轴心的电子消费生态的基础与支撑,进而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

对比来看,经历风浪的魅族初心未改,航向更清晰。“归航”的战略确认,既是对“科创兴国”的表态,也是以长期价值主义重构企业产品,重新赢回市场的一种新尝试。

坚守“产品主义”,以细节重构用户体验

复盘魅族崛起史,不难发现其最开始做手机的思路和MP3一样,即“体验优先、细节偏执”的产品主义。归功于做工和使用体验的有口皆碑,M8和M9曾为魅族赢下国产“小苹果”的赞誉。

选择归航的魅族,这一产品主义,同样贯穿于9月15日即将发布的新产品中。

从官方对外透露的信息看,自MX2白面板初绽后,白面板便成为魅族手机灵魂之一,而白色面板工艺成本普遍比黑色面板高出3-5倍。新品手机魅族22,通过自研LIPO 技术向1.2mm全球最窄物理四等边框发起技术冲锋。

目前,魅族22拥有全球独有0.8 mm四等面白面板及无界悬浮矩阵模组,突破设计极限,使魅族22变得更具有视觉感和高级感。握持设计上,魅族22精心打造6.3英寸屏幕,搭配71mm的最佳握持宽度等,使魅族22握感舒适自然,目标成为未来一年行业最好手感手机。

而在影像升级上,魅族新品胜在均衡。魅族22致力于在6.3 英寸黄金尺寸下,打造行业迄今最强 5000 万四主摄影像系统,新增“全焦段人像摄影系统”,包含 24mm 风光人像、35mm 叙事人像、50mm 经典人像、85mm肖像人像及 100mm 特写人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同时首发全新“模拟胶片”风格。

另一方面,配合大力更迭的硬件配置,在软件调教上带来全新突破。对比来看,目前魅族22拥有魅族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影像硬件,首次搭载3 倍潜望长焦,长焦表现稳坐同尺寸第一梯队,更有新增的 13 项影像优化算法以及AI 影像创作辅助。

此外,魅族22采用骁龙8sGen4。据悉,骁龙8s Gen4基于台积电4nm工艺打造,采用全新的“1超7大”架构,AI性能较前代提升44%。目前该芯片已在REDMI、iQOO、小米、OPPO等多家品牌机型中投入使用。

这或许是在性能、功耗、成本、发布周期之间,魅族能做出的工程最优解。基于用户体验完整性,采用骁龙8sGen4,并配合魅族驯龙高手深度优化技术及One Mind 全新四大引擎优化。这意味着,魅族22在高性能运行的同时,还能保持流畅与节能的平衡。

而在游戏场景进一步优化方面,魅族22是行业首个通过TÜV 南德游戏场景流畅 S 等级认证的旗舰手机,配备同尺寸最强散热系统 ——4500mm² VC 液冷散热系统,并通过TÜV南德72个月流畅 A + 等级认证。

以无法轻易被规模化复制的“非标能力”为核心,规避在“标准化硬件”领域的正面战争,魅族正在进行一场豪赌,赌的是对个性化体验和民族品牌振兴的追求。回过头看,魅族并非意在瞬间颠覆市场格局,而是试图通过重塑“产品主义”的价值锚点,在巨头林立的版图中夺回一个话语权席位。

如今,“归航”的号角已吹响,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魅族的答案,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