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上“交强险”,万亿市场如何系好“安全带”?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杨芮 编辑 | 袁满  

2025年09月15日 12:00  

本文8095字,约12分钟

低空经济保险在财产损失险、责任险等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保险供给仍存在“基础风险覆盖为主、新兴风险适配不足”的特点,并面临如精准定价、研发端保障覆盖不足及定损争议等挑战

在湖北竹山县,只要66块钱,就能在家门口“打飞的”出行成为现实;在深圳,奶茶和热腾腾的一日三餐可以穿越摩天大楼,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便可从天而降;在湖北襄阳市,载有血液标本的无人机能够通过空中走廊9分钟直达有需求的院区;在新疆精河县,棉农的千亩农田正由AI飞防系统进行毫米级施药……

从快递无人机到空中救护车,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今年将突破1.5万亿元。但如果无人机在执行任务中遇到危险,比如无人机外卖砸中豪车、植保无人机操作失误导致果园损失、工业无人机出现故障等等,每起事故造成的损失都远超企业风险阈值。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