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多边主义受到打击,但还活着

来源 | 《财经》杂志 作者 | 《财经》记者 江玮 编辑 | 苏琦  

2025年09月20日 15:38  

本文3024字,约4分钟

在过去六个月里,全球贸易体系因为美国的单边关税行动受到冲击,但依然拥有一个坚韧的多边核心

今年9月,尼日利亚经济学家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开始了她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第二个任期。与四年前刚上任时相比,全球贸易体系正因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发起的一系列关税举措陷入前所未有的震荡,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伊维拉所面临的是一个“关键、充满挑战和颠覆性”的时刻。

作为首位来自非洲大陆的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是第一位执掌世贸组织秘书处的女性。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脱身而来的世贸组织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它拥有166个成员,覆盖了全球98%以上的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 摄影/江玮

去年9月,在宣布寻求第二个任期时,伊维拉表示她希望完成“未竟的事业”。9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一场小型记者会上,伊维拉对《财经》表示,她的第二个任期有三个优先事项:继续发挥世贸组织的有效部分、解决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为未来做好准备。她认为,世贸组织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也存在重要机遇。

“在那种认为前途黯淡的悲观情绪中,其实贸易也有很多令人振奋的事情。我担心的是,在关注各种负面问题时,我们可能忽视了积极的一面。”伊维拉说。

“不稳定均衡状态的韧性核心”

9月15日,在批约成员总数达到法定要求后,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世贸组织成立30年来缔结的第二份全新多边协定,它经历了长达21年的谈判,为世贸组织谈判时间跨度最长的协定,于2022年6月在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

在世界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干扰的当下,《渔业补贴协定》的进展让伊维拉感到振奋。她表示,《渔业补贴协定》生效是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是多边贸易体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世贸组织必须为未来做得更多,必须解决全球的公共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多边主义,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这些问题。”伊维拉说。

在过去六个月里,全球贸易体系因为美国的单边关税行动受到冲击。但伊维拉表示,全球贸易依然拥有一个坚韧的多边核心。经济学家出身的她更喜欢用数据说话:在美国关税出台之前,全球80%的贸易是在以最惠国待遇为基础的世贸组织规则下展开,现在这一比例虽然已经降至72%,但仍表明世界上有接近四分之三的贸易是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进行。

今年8月,世贸组织在最新一期贸易预测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0.9%,尽管远低于在美国关税出台前预计的2.7%,但较4月预测的出现负增长已经有所改善。

伊维拉将目前的全球贸易局面形容为“不稳定均衡状态下的韧性核心”。她认为,尽管全球贸易在短期内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但多边主义没有退缩,它依然有坚实的核心,关键在于如何维护这个核心,解决现有问题。

世贸组织改革的重要期限

“美国说它之所以采取单边行动,是因为有些问题在世贸组织里解决不了。部分批评是合理的,我也同意。美国并不是唯一批评世贸组织的国家,还有其他成员。一些发展中国家觉得世贸组织应该为它们做得更多,有人觉得贸易不够公平,有人希望更多的透明度……我们需要把危机当成解决问题的机遇。”伊维拉说。

伊维拉表示,改革将是世贸组织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成员之间需要首先达成共识:到底有哪些关键问题需要改革?它们最不满的地方在哪里?一些发展中国家抱怨没能更好地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它们希望在世界贸易中获得更大份额,提高收入,呼吁有更多空间实现工业化;一些发达国家成员则认为有的成员存在不公平做法,缺乏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没有充分报告补贴和其他事项。

今年6月,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任命挪威驻世贸组织大使彼得·奥尔贝格担任世贸组织改革协调人,负责梳理关键的改革领域。

决策机制是世贸组织改革讨论中的一个焦点。目前世贸组织的决策基于协商一致,这意味着所有决定和协议都必须经过全体166个成员的同意才能生效,任何一个成员都有一票否决权。“最小成员与最大成员拥有相同的权力,世界上没有其他组织是这样的,我对此感到自豪。问题在于,这有时会阻止决策,因为它赋予每个成员否决权。”伊维拉说。

2023年7月,世贸组织成员完成了对《投资便利化协定》的文本谈判。但此后将其纳入世贸组织协定的努力受到印度的阻挠,南非和土耳其也加入了印度的行列。伊维拉指出,少数国家的阻挠让其他国家无法更好地吸引投资,这并不公平。“这些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改革……明年举行的第14届部长级会议将会讨论这些问题,确定改革形式。”伊维拉说。

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推动重点议题谈判取得进展,审议世贸组织日常工作,并规划多边贸易体制未来发展方向。部长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2026年将在非洲国家喀麦隆举行,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世贸组织改革的重要期限。伊维拉今年5月表示,如果世贸组织要保持其重要性,成员需要就一揽子“深入彻底”的改革提案达成一致,以供明年3月的部长级会议审议。

争端解决机制仍在发挥作用

争端解决、多边贸易谈判和贸易政策监督是世贸组织的三大支柱,其中争端解决机制更被誉为世贸组织“皇冠上的明珠”。由于美国持续阻挠上诉机构新法官的遴选程序,上诉机构从2019年开始陷入停摆,导致争端解决机制陷入困境。作为负责审理上诉案件的常设机构,上诉机构是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第12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曾提出,要在2024年前拥有一个所有成员均可使用的、完整的和运转良好的争端解决机制。但上诉机构至今未能恢复受理案件。

伊维拉强调,尽管上诉机构自2019年以来无法继续正常运转,但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并没有瘫痪,仍在运作,目前还有16起案件的磋商工作在进行中。

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程序包括四个环节:磋商、专家组审议、上诉、裁决的执行监督。存在争端的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先进行磋商,磋商未果则可请求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在经过审议之后将提出报告,对专家组裁判不满的一方可以提出上诉。

上诉环节由七名法官组成的上诉机构受理,每个案件需要三人审理。上诉机构的成员任期四年,可连任一次。从2017年起,美国以“越权裁决”“审理超期”等理由开始阻止任命新的上诉机构成员,最终导致上诉机构从2019年12月起因为缺乏足够法官而无法继续履行职能。

2020年3月,为保证专家组报告继续能够被提起上诉,中国、欧盟和其他十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联合发表部长声明,决定在世贸组织建立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作为上诉机构的临时性替代机制,MPIA如今已经有57个成员,覆盖全球57.6%的贸易额。

伊维拉指出,世贸组织很多成员仍然在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环节寻求解决争端,因此不能因上诉机构停摆就认为争端解决机制也已不复存在。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印度、加拿大和巴西已经将美国加征关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多边主义虽然受到打击,但仍在发挥作用,它还活着。我们不必过多沉溺于担心多边主义受到的打击,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想如何恢复它的荣光。”伊维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