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财经智库》在长白山水源地发起“走进生命之源——品质革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公益活动。吉林大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长来教授在会上表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产之基,水是战略资源,涉及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工程安全和地质环境安全。
吉林大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肖长来
肖长来指出,因为降水、蒸发、径流的关系,造就了长白山以天池为中心形成了丰沛的水资源。长白山地质活动产生的断裂构造为矿泉水运移及出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大量泉水汇到河里,地下水温度较高,即使冬季冰天雪地,长白山周边河水照样长流不绝,二道白河区域水资源量非常丰富。
从数据来看,吉林省2023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量1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利用量71亿立方米,地下水利用量35亿立方米。山区像延吉和白山,总水资源开发利用8.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开采利用不到1亿立方米。这样来看,山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问题在于交通运输成本。
尽管如此,肖长来强调,从生态角度和维护健康角度,从资源属性、经济属性、医疗属性角度,应该控制开发量、留足生态用水量、考虑水量交换、考虑气象不确定。需要关注泉水与湖水、河水的上下游关系,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需要厘清这之间的关系才能开发利用泉水。
肖长来提出七大矿泉水保护措施:一是划定泉的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保护区标志;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泉域范围;三是合理利用矿泉水资源,限量开发,留足生态流量;四是严禁破环泉域植被,加大植被覆盖率;五是建立完善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保护机制;六是加大节水用水护水宣传力度;七是遵守水资源法律法规。
以下为发言实录:
肖长来:非常感谢张总裁,也非常高兴见到各位老朋友和各位新朋友。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见证长白山的好山好水,领略长白山的自然风光,也非常高兴。
长白山是东北著名山脉,它以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池,还有火山瀑布、火山温泉、火山地貌、火山大峡谷,气候和植物的垂直分带,以及道地药材,特别是长白山人参,以及无处不在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而闻名世界。
这里春天有高山花园,姹紫嫣红;夏季浓云蔽日,富氧清凉;秋时满山红叶,野果飘香,冬日林海雪原,无限风光。这里四季变化非常显著,水源丰沛,江河滔滔奔流,为什么会滔滔奔流?在于这里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于泉,这个泉是地表水的天然源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它成为了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资源。
我们国家对水的认识非常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产之基。那么谈到水,我们就应该从战略角度来认识水,水是战略资源,它涉及到或者关系到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工程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人体的三分之二是水,人的疾病有三分之二跟水有关系,所以疾病跟饮食密切相关。那么饮水安全、饮水健康、健康饮水就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焦点。《山海经》里不咸山,国家古代记录的肃慎、扶余、高句丽、渤海、辽、金、清,持续演绎了长白山的历史,描述了长白山的自然风光,也倾诉了长白山的风土人情。
更关键的是,这里曾经有冰天雪地的抗日英雄,就是抗联,还有我们的革命先烈。有我们的红色教育基地,激励着我们,为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奋斗,去努力。还有一句话,大美长白山,醉美长白水,这个醉是醉倒的意思,我觉得这个非常好。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深入的来了解一下长白山的水资源情况。
我大致从这几个方向跟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长白山在吉林省,狭义的主要是延边、白山和通化。这里研究矿泉水的时候主要研究了8个县,大约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里交通总体上比较方便,但是我们要到水源地还是有些难处的。
从地形上来看,从抚松县到长白山顶,这一片都比较平缓,这叫玄武岩台原,靠近主峰,地形陡峻,为著名的火山锥。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渣和玄武岩,降水很容易入渗到地下,大面积的分布的茂密森林下有发育的腐殖层,降水入渗之后,在地下形成了地下水,溢出地表就成为泉水,地下水溢出和地表水就形成了河流。
因为植被比较茂密,降水入渗后水是缓慢释放的,并非水土流失区泥沙俱下,马上形成洪水,而是慢慢的释放出来,就像海绵一样,所以在冬天这里也能看到奔流的河流。
长白山天池只有一个出水口,天池的水流到松花江,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天池不是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有些人不太明白,说天池是三江发源地,这部确切。
既然谈到水,就要了解一下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情况。长白山的水资源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现在还悬而未决,为什么没搞清楚?主要对长白山特定环境下的降水量到底有多少不知道,很多人包括一些科研工作者认为长白山的年降水量都是700、800毫米,这大错特错。长白山天池一带的降水量可达1400毫米,2023年在天池边上测的时候,10月到12月,已经已经达到一千多毫米,什么概念?三个枯水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一半之多,而丰水期的夏天降水量会更多,所以更多的降水并没有监测到,更多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从天池向周边,向东、西、北,降水量快速地下降。
蒸发量,有人说蒸发量应该很大,其实这里并不大,气温比较低,蒸发量格外的小,天池就更小,我说的蒸发量是指水面蒸发量。天池水边有裸露的河卵石,说明天池的水是变化的。有人说天池的水长年不变是不对的,它是变化的。说它不变的,就是大家人云亦云说不变。
天池的径流深怎么样?下完雨之后,雨水径流的深度多大?前面的年降水量1000多毫米,最大的可能达2000毫米,蒸发量小于300毫米,径流深超过1000毫米,什么概念?南方也只不过如此,向周边快速的减少,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降水、蒸发、径流的特殊关系,造就了长白山以天池为中心形成了丰沛的水资源。
那么地下水资源怎么样?这个地区地下水资源非常客观,前面讲了玄武岩和火山渣,玄武岩有什么?这里有气孔状玄武岩,更有蜂窝状玄武岩,还有密块状玄武岩。玄武岩是什么样的?里面像面包一样,蜂窝状玄武岩到水里会漂浮的,你想岩石在水里漂流,那孔隙得有多少,所以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周围还有茂密的森林,截流了水之后特别容易入渗,最后形成了丰沛的地下水资源,所以单位面积上地下水量,就是模数,可超过20万m3/km2,达到20m3/km2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水深度200毫米。
照片上这个泉也是挺有名的,号称天下第一泉,称为百涌泉,这个泉非常奇怪,从山下岩石缝隙里流出来,常年不断,春夏秋冬四季流淌,相当壮观。这个地区的水资源量非常丰富,比如说这个二道白河,为什么水比较丰沛?因为有大量的泉汇入到河里,且地下水温度比较高,进而就形成了冬季冰天雪地河水也照样长流不绝。
我们说完了水资源比较丰沛,这个地方的矿泉是什么样的?我们了解一下。至于泉水,大部分都来自大气降水,这个地方的降水丰沛,泉是河流的天然源头,也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这张图是水文地质图,我们可以看到浅色的是玄武岩分布区,分布有玄武岩孔洞裂隙水,玄武岩是基性岩,里面二氧化硅含量比较多,基本上占到48%-52%。二氧化硅在地下水通过水和岩石长期作用,就远远不断地进到水里,最后形成了优质的矿泉水。
矿泉水分布特点是怎么样的?可以看到这张图,图中的大点是特大泉,其数量日积月累还要增加,因为都在原始森林里,你不去找根本找不到。该区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日的特大泉有31处,总流量是每天65万立方米,一年是两个多亿。5000到10000立方米每日的特大泉有29处,总流量是21万立方米每天,这也是非常大的。流量大于5000立方米每日是什么概念?我们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里规定,矿泉水允许开采量大于5000立方米每天就属于大型水源地。长白山这里大型水源地至少60处,甚至比这个多。当然还有1000到5000立方米每天的,有106处,这也是20多万立方米每天。这么多的矿泉水,大于1000立方米每天的,我们在制定《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范》的时候特别强调,允许开采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天的泉可以开发,小的泉不许开发,特殊矿泉例外。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尽量开发大的矿泉。这样合计有166处,总流量达到了惊人的109万立方米每天,换成年,光这些大泉就是将近4亿立方米,相当可观。
矿泉水的形成条件,矿泉水的形成跟地质条件密切相关,这里有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层,还有火山碎屑岩,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玄武岩和火山渣是矿泉水特征组分的来源。水文地质条件,丰沛的降水为矿泉水补给来源,还有一些构造断裂,为地下水运移和汇集提供了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这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有的地方全是森林覆盖,有利于涵养水源、补充水源、净化水源,形成了水质非常良好的矿泉,清澈透明,甘甜可口。
矿泉水的赋存特征,主要是在玄武岩和火山渣里,这里有原生孔洞、次生孔洞、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最终由于这种特定的地形地理和自然环境,促成了矿泉水的流量、水位、水温乃至水质,变化比较小,因为地下水本身变化也比较小;而地表水水可能冬天有的地方断流,夏天则洪水猛兽。地下水比较平稳,这就形成了优质的连绵不断的矿泉资源。
本地矿泉水的水质特征,首先要考虑感官指标,最明显的饮水标准感官指标,如果水一看是带颜色的、有异味,那肯定感官上不合格。感官指标是第一要素。感官之后是化学要素,包括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和有机化学指标,此外了还有生物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等等,这些都要满足规定的标准。
长白山矿泉水的特征组分就是偏硅酸,主要跟玄武岩和火山渣有关系,形成了偏硅酸型矿泉水,这是通过大量了水质检测确定的。白山市有国家饮用水检测中心,就为了研究长白山的水质到底怎么样,可以检测国家饮用水标准中原有的106项指标,这些指标一般单位都检测不全。一些国际机构,像德国、欧洲,其他国家,也来检测长白山矿泉水的水质,测完之后,他们公认了长白山的矿泉水量大质优,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俄罗斯的高加索山的水质基本上相当,甚至更好,成为了国际上公认的天然矿泉水三大集中产地。
区内矿泉水因为变化比较小,除了上述特征组分偏硅酸,水中含有多种有益元素。水中有八大离子,其中钙镁所构成的水化学类型也决定了水质的好坏。玄武岩中的水基本上都是重碳酸钙镁型的。钙镁来自哪里?就是从玄武岩和火山渣中溶解出来的。钙镁对人体要比钠好的多,钠容易造成人血压升高,钙镁则相反。这里矿泉水的总溶解性固体TDS比较低,绝大多数在100-200毫克/升,有的可达200-3000毫克/升,所以口感非常好。
偏硅酸有什么益处?偏硅酸的益处比较多,硅以偏硅酸的形式存在在人体当中,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对关节软骨、结缔组织当中,硅在骨骼钙化中具有生理上的作用,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还与心血管病有关系,它高的时候冠心病就低,它可以软化血管,缓解动脉硬化。对有些疾病,比如甲状腺肿、关节炎等等,可以有效的预防。
矿泉水形成机理,我们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比如浸泡实验,把玄武岩、火山渣和土壤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成分不断溢出,这种过程基本上都是水化学反应,符合水化学动力学定律。
同时我们也在碱性环境下和酸性环境下进行了实验,看它怎么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下更有利于偏硅酸即二氧化硅的释放。经过对比,如此酸性和碱性最终偏于碱性,我们加酸使pH值等于2,最后水质变成碱性。为什么变成碱性,因为玄武岩是基性岩。矿泉水形成机理,概括一下,就是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长白山的天然饮用矿泉水,尤其冷泉,都来源于大气降水。
往深度有没有?确实有,比如在靖宇打孔试验,深度达到80米往下,就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矿泉水了,水的化学类型也变了,变成了重碳酸钠型水,水的矿化度也变大了,大于500毫克每升,水的成分也变了,所以绝大多数泉流出来的都是浅部循环的,深部循环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特征组分就是偏硅酸或者二氧化硅,主要来自玄武岩和火山渣。储存和运移,主要是由于玄武岩发育的孔洞裂隙,还有一些构造,它的循环深度较浅,就地补给,短距离运移排泄。通过溶滤和水解作用得到特征组分。如果查文献,在以往的认识中,最开始矿泉水定义是来自地下深处,经过了长距离运移、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但是长白山冷矿泉水绝对不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这跟以往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因为打的深孔浅孔试验对比,深部的水绝对不是这样。之后有没有水?有没有热?有水有热,出来的却是咸水,从长白山区江到平原,深度到一千米往下都是微咸水,到两千米,水的矿化度可以达到多少,最高的比海水都咸,在乾安县可达到50克每升,而地表浅层的水都是几百毫克每升。所以有人说地下深度部来的矿泉,不是很淡的水。
我们对于地下水和矿泉水资源进行了评价,按地下水均衡原理(水量平衡原理)来进行计算,确定了有关参数。考虑了流域、市县和水文地质分区,便于地方上利用。
在计算过程当中采用补给量或者排泄量法计算这个补给资源,全区地下水的补给量是30亿立方米,这是很大的。吉林省2023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是1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利用量71亿立方米,地下水利用量35亿立方米。山区怎么样?像延吉和白山,总水资源开发利用才8.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才开采了不足1亿立方米。也就是说,水资源量很大,但是开发用量却很小,因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制约矿泉水产业的问题就是交通、销售和成本的问题,随着高速高铁建成,成本就会降下来。
同时计算了排泄量。例如靖宇县白浆泉,曾经被拍卖的,拍了好几个亿。这个泉流量也是非常大的,一天流量2.8万到3.6万立方米,但是去泉这个泉得走一段十分难走的路。这个泉的源头在茫茫的林海当中,你会看到一股清泉流出来,面向源头的时候看到的那个泉仿佛是一个水池,但是一转身在你面前呈现出了滔滔江河,非常令人震撼。
各县泉的排泄量都进行了计算,全区4亿多立方米,大的泉水量就有3亿立方米,小的还有很多,小的我们并没有全调查,森林里还有更多的泉眼没有调查,因为有自然保护区不能随便进,即便让你进去也有风险,有各种野兽,迷路,找不着。在评价时进行进行了均衡分析。
大家非常关心,既然有这么多矿泉水,能不能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开发利用,但是矿泉水的开发利用,这里又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生态的角度和维护健康的角度,怎么利用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整个社会去关注!
在这个建议当中,我们对可持续利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认识,从资源属性、经济属性、医疗属性的角度来评价。当然在评价的时候坚持了一些原则,比如说控制开发量、留足生态用水量、考虑水量交换、考虑气象不确定。这些泉,它们上下游有没有关系?有的有关系,有的上游截住之后,下游的泉没有那么多水量了,上下游是有关系的。跟河水有没有关系?也是相互交换的,河水与泉水可能相互转化,但是很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联系,泉水的相互联系一定要搞清楚再开发。
采用这种方式来确定开发利用量,最终确定可持续利用量全区1.7亿立方米,占泉水的40%。确定了这种思路,同时提出了个流域、各分区、各县市的矿泉天然涌出量和可利用量,这个量时提供给水利部门的,当然也需跟自然资源部门讨论。
对矿泉水可持续利用也进行了评价,建立了评价体系,考虑了河流、生态、上下游、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调节量,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确定了5个等级,结果本区矿泉水可吃醋利用属于较高水平,处于一种比较好的状态,这是长白山矿泉水给我们的启示,它是可持续利用性比较强。
最后,对矿泉水开发模式和保护的一点想法。我们参观矿泉水水源地,但是没有看到开发利用的水源地,只是看到可以参观或者说备用的水源地。这些矿泉都是自流泉,又称自涌泉,其开发利用方式一般是采用矩形、圆形或者封闭式、敞开式引泉池来开发,或者采用集水廊道。采用集水廊道,就是把沿线的许多泉都纳入到集水廊道里,之后把水引走开发利用,这中方式也是比较多的。
长白山地区的矿泉,我去看过一些。图中这个是五龙泉,外面看着也非常好,它也有溢出口,水是流出来的。这是今天咱们参观的莫涯泉,这是雅客矿泉,是典型的开发方式,开发之后泉口给封闭了,留出来一个溢水口,水量比较大、取水小的时候,多余的水就溢走了;图中那两个粗管是取水的。中间这个图是临江七道沟的矿泉,一系列泉在山边上,出来是一条条的小河,用管道直接引泉,之后把泉水汇集到输水管道中引走。这个输水不需要动力,靠的就是水的高差,通过重力讲水引到县城。我国第一个矿泉城就是吉林省靖宇县,号称中国第一矿泉城,县城供水就是来自森林里引来的矿泉,矿泉成为县城的直饮水。抚松新县城、池西区、松江河那边的饮用水也是矿泉水。临江市七道沟引出来的水都是矿泉水,这两个县城也用矿泉水作为饮用水源。居民自豪的说,喝的都是矿泉水。矿泉水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在提高人体健康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拍了长白山许多矿泉水的照片和视频。
最后是矿泉水源的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非常重要,保护好泉域的范围。矿泉水资源是一种稀缺的宝贵的资源,一定要限量开发,而不是盲目的全量开发,一定要留住生态容量。泉之所以能存在,在于植被覆盖率高,一定要保护植被,有了森林就有了水,有了水才有了土地,有了土地才能产出粮食,有了粮食才能使我们生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一定要加强。
再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的重要性。最后,我们也要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国家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保护自然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每个人也要尽到保护的责任。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得快乐,到长白山之后你会感受到自然环境这么秀,景色这么美,每个人心里都格外的美,谢谢大家!
最后,长饮天然矿泉水,健康幸福伴随你。祝大家天天快乐!
张燕冬:谢谢肖老师,我想问你,天然矿泉水,咱们国家就是长白山吗?其他地方有吗?
肖长来:其他地方也有。
张燕冬:其他还有哪些地方?
肖长来:广西巴马,还有西藏5100矿泉水,好多都是矿泉水。但是讲量大小的时候,长白山这个规模特别大,叫量大质优,其他的任何地方绝对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矿泉水资源。所以当时某各企业提出一处水源供全球,有人就批评它,长白山哪有那么多水,那把长白山都破坏了,实际上并不是,只是说大家对长白山矿泉水的体量,它的分布,还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我们今后了解的更多,认识的更深刻,长白山矿泉水也会源源不断的把最好的一面送到我们祖国的千家万户。
张燕冬:我还有一个题外话,为什么长白山没有洪水?我在想现在咱们城市老是出现洪水,地下管道不行,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水太多了,又不像海绵城市那样,但是长白山在森林当中,是天然的海绵,以后城市建设是不是要想的更深远一些,不是水源地有多远,现在咱们把所有的土地都变成了水源地。
肖长来:对,这里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每年落叶都这么厚。我们小区几乎一个落叶也没留下,都清走了;其实树叶一直保留着,非常松软,便于保存水土,涵养水源;吧落叶清扫走之后,甚至土都露出来,一下大雨把土粒带走了。如果到长白山的森林里走,踩一踩,那个落叶层非常厚。
张燕冬:天然海绵城市。
肖长来:天然海绵,你踩上去很软,下完雨之后雨水是慢慢的渗漏,水流动得也非常缓慢,等到流出来的时候已经缓慢流入到河里了,由于不集中,形成洪水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张燕冬:所以要思考,越是糟蹋自然,结果自己就要遭受天然的惩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