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观察|港股再现IPO热潮上周超20家企业递表;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摩根大通大幅增持阿里巴巴

整理 |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 编辑 | 高素英  

2025年09月29日 12:09  

本文5526字,约8分钟

上周,港股IPO市场迎来递表小高峰,有25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些企业覆盖新能源与材料、智能制造与硬件、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在业内看来,企业扎堆赴港上市的背后,与香港市场的自身优势不无关系。港股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还能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支持其长期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

在二级市场方面,科技依然是资金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近日,高盛发布报告,将中芯国际H股的12个月目标价从73.1港元上调至83.5港元,上调幅度约14%,并维持其"买入"评级。此举主要基于对中国AI芯片长期需求增长前景的乐观判断,认为中芯国际等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将从中受益。

大型投资机构的持股变动往往被视为市场风向标之一。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在9月22日对阿里巴巴-W进行了一次显著的增持操作,其持股比例从6.81%大幅提升至12.29%。值得一提的是,知名投资机构“木头姐”近期也买入了阿里巴巴,虽然她买入的是美国存托凭证(ADR),而非港股,但这足以反应部分国际知名投资者对阿里巴巴态度的转变。

【行业风向】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

9月25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香港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通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及创新,策略性定位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路线图》围绕四大支柱提出关键措施,包括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新一代基建。《路线图》提出十项倡议,旨在巩固香港的现有优势,包括进一步吸引发行人以香港作为集资枢纽,并为发行人及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路线图》强调开拓新局面,包括提升离岸人民币的使用规模和流动性,以及发展新一代金融基建以赋能市场创新。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正式推出

9月26日,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推动的跨境债券回购业务今日(9月26日)正式推出。相关内地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今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支持所有已进入内地在岸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包括「债券通」投资者)参与在岸债券回购业务,从在岸市场获得人民币流动性,并汇出境外使用。措施是继金管局于今年2月推出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政策,将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有效降低人民币融资成本。跨境回购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相辅相成,能满足离岸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需求,盘活人民币债券持仓,从而进一步提升在岸债券的国际吸引力,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多因素托举 “A+H”上市持续升温

9月29日,今年以来,在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需求持续增长、港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等多方因素的“托举”之下,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进入9月以来,包括紫金黄金国际、潮宏基、海澜之家等多家知名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相关进展。从全年来看,目前已有11家A股企业完成“A+H”上市,30余家企业正策划赴港上市中。业内人士预计,未来“A+H”上市热潮有望延续。

年内20家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

9月24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20家港股公司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市。选择私有化退市的港股公司,其原因几乎都离不开股票交投低迷、丧失应有的融资能力以及继续维持上市地位和合规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此前一家从港股退市的公司负责人就表示:“港股市场作为一个极为市场化的市场,往往只有头部公司才能获得资金青睐,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融资都是如此。虽然港股有闪电配售等极为便利的融资制度,但一旦丧失资金青睐,任何便利的制度都不起作用,我们上市十多年一直没有融到资,未来也看不到希望,只能选择退市。”

【大公司动态】

上周超20家企业扎堆递表 港股再现IPO热潮

9月下旬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一波上市申请热潮,多家科技、生物医药、消费及高端制造企业密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显示出企业对国际化融资平台的高度青睐。其中,半导体与科技领域表现活跃,晶晨半导体、中微半导、星宸科技、万兴科技等多家企业已正式提交H股上市申请;生物医药板块亦不逊色,长风药业已公布发售价并拟于10月挂牌,英派药业、融泰药业等也相继递表。消费品与文旅企业同样加快赴港步伐,五芳斋、海澜之家、TOP TOY、瘦西湖文旅等均披露上市计划,旨在拓展海外市场与品牌影响力。此外,机器人及智能科技公司如梅卡曼德、极飞科技、优艾智合等也加入递表行列,凸显硬科技赛道资本化进程加速。市场人士指出,近期港股上市申请密集,反映出企业利用香港市场推进全球化战略、增强融资能力的迫切需求,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标的选择。

上周新增京东工业、赛力斯等9家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企业

9月28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9月22日至28日共新增9家企业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分别为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乐摩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亿腾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智汇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南华期货拟发行不超过123,807,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京东工业拟发行不超过253,309,8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赛力斯拟发行不超过331,477,235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长风药业、上海挚达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9月22日,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信证券及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长风药业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核心产品CF0172021年5月获批后,迅速纳入中国集中采购(VBP)计划,并实现了市场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销量计,CF017占2024年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约16%。9月25日,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申万宏源香港为其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挚达科技以向汽车制造商及用户提供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开发了由产品、服务及数字化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按于往绩记录期间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销量及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排名第一。于往绩记录期间,按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达13.6%,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0%。

阿维塔或于四季度递表港交所

9月23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计划今年四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拟于明年二季度完成上市。“公司目前处于(推进港股IPO进程)最后的准备阶段,最快或于10月交表。”知情人士透露。此前,阿维塔相关人士曾表示,中金和中信证券为公司联席保荐人,公司计划于2026年上市。

高盛将中芯国际目标价上调14%

9月23日,高盛将中芯国际(00981.HK)H股12个月目标价从73.1港元上调至83.5港元,称中国AI芯片的长期需求增长前景将更加明朗,这将使中芯国际等领先的国内代工厂受益。分析师Allen Chang在报告中表示,受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增加资本支出预算以及人工智能终端应用日益丰富的推动,中国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维持中芯国际2025-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并基于营收和毛利率的提高,将2028和2029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1%和2%。将中芯国际A股12个月目标价从160.1元人民币上调至182.8元,继续以238%的A-H估值溢价。

金山云拟发行2.82亿股股票

9月23日,金山云(3896.HK)港交所公告,董事会欣然宣布,拟根据1933年美国证券法项下的S规例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向非美国人士发售2.82亿股本公司普通股;本次配售将受市场状况及其他因素所规限。本公司目前计划于2028年12月31日前按以下方式动用配售所得款项净额:80%配售所得款项用于支持人工智能业务,包括扩充基础设施及提升云服务能力,及20%配售所得款项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公司用途。

港股上市公司百奥赛图A股发行计划获上交所批准

9月24日,中国生物制药及临床前研究服务公司百奥赛图(02315.HK)发布公告称,公司建议A股发行及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于9月24日已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批准。公司在2023年3月曾披露,建议向中国相关监管机构申请发行不多于9984.96万股A股,并在科创板上市。A股发行所得款项将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

9月25日,奇瑞汽车(09973.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奇瑞汽车此次港股IPO发行价格为每股30.75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91.45亿港元。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到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

复星医药拟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及债权

复星医药(02196.HK)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及债权,对价不超过12.56亿元。此次交易旨在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专项基金计划募集资金5.47亿元,其中复星医药产业出资5460万元,持有专项基金9.98%的财产份额。交易完成后,复星医药将不再直接持有上海克隆的股权,但仍将继续租赁部分标的物业作为经营场所。此次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创新药业务的持续投入

中集集团以约2337万港元回购约304万股

9月25日,中集集团(02039.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当日在香港斥资约2337万港元回购股份约304万股,每股回购价在7.59至7.91港元。

阿里授予董事会10%的公司新增普通股授权

9月26日,阿里巴巴(09988.HK)在港交所公告,授予董事会在发行期内发行、配发及以其他方式处理不超过截至本普通决议通过当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10%的公司新增普通股之一般授权,根据本授权发行及配发的任何普通股折价不得超过基准价的10%。

地平线机器人折价约5.75%配售股份

9月26日,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在港交所公告,于2025年9月25日,公司、现有股东及经办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价格相当于每股配售股份的配售价9.99港元(折价约5.75%),筹资净额约63.4亿港元。配售股份占公司于本公告日期之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6%及本公司已发行股本在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约1.9%。公司拟将认购事项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扩大其海外市场业务、支持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投资新兴领域,例如与Robotaxi相关的计划等。

重塑能源拟折让14.21%配售新H股

9月26日,重塑能源(02570.HK)在港交所公告,于2025年9月25日(交易时段后),公司与联席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据此,联席配售代理有条件同意竭力促使承配人购买583,86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为每股配售股份137.00港元,配售价较H股于2025年9月25日于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折让约14.21%。假设所有配售股份均获悉数配售且待交割后,预计配售事项最高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830万港元,目前拟按如下方式使用:约50%将用于通过偿还未偿还银行贷款及租赁负债而优化集团财务结构;约50%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新世界发展全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63亿港元

9月26日,新世界发展(00017.HK)全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63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118亿港元;净债务约为1,201亿港元,于2025财年减少约35亿港元。

摩根大通提高阿里巴巴-W持股比例

9月26日,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在阿里巴巴-W的持股比例于09月22日从6.81%升至12.29%,平均股价为159.2641港元。

香港宽频逆势拉升涨超12%

9月26日,香港宽频(1310.HK)盘中逆势拉升,一度涨超12%,报7.71港元。消息面上,中国移动入主香港宽频后,持股突破78%,触发公众持股量不足,公司周日发公告指,计划配售配售4792.5万股或3.24%,联交所周四(9月25日)披露,中国移动已完成配售计划,集团周三(9月24日)场外配售股份,每股作价5.98港元,涉资2.87亿港元,持股量降至11.07亿股或74.8%。中国移动配售价较周三收市7.7港元折让22.3%;较周四收市6.86港元折让14.7%。

金恩林辞任京东健康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9月29日,京东健康(06618.HK)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宣布金恩林已辞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薪酬委员会成员及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的授权代表,以便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事务,该变动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Qingqing Yi已辞任非执行董事,该变动自2025年9月30日起生效,因其需更多时间及精力处理其他繁重业务。此外,董事会宣布,曹冬已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授权代表,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